時間很快到了七月上旬。
地裡的稻子已經開始抽穗,第二茬蓮藕也種下了,就等十月收獲。
何文靜估算時間差不多,便派人往漳州守候王大柱三人。
春小麥七月下旬便要收割,他已查看過整個縣中的小麥長勢,都不怎麼好,其主要還是肥力。
因為淤泥是緩釋肥,雖然做底肥效果不錯,可卻不像現代那種速效肥,能夠在短期內迅速釋放肥力。
所以,雖然縣中百姓在地裡也倒了些改良後後淤泥,但是小麥在揚花的時候從土壤中吸收的養分也有限,小麥增產效果還是不太明顯。
至於水稻,因為加了改良後的淤泥,土質倒是比之前肥沃了不少,隻是因為受限於糧種的問題,產量每畝隻提高了半石。
百姓們對今年收成的增加十分滿意,可何文靜卻並不滿足。
春小麥收割之後,一般農戶會在地裡種些瓜果蔬菜,要麼是留著自己吃,要麼就是挑到縣裡賣些銀錢補貼家用。
隻不過古代菜價便宜,不說他們並不是每次都能賣完,就是賣完了,一擔最多也就十來文,相比糧價來說還是太少。
所以何文靜還是希望王大柱三人能夠順利返回,這樣便能趕上紅薯的秋季種植時間。
====
此時大夏南方的海域上,一艘大船正高高揚起風帆在海麵上乘風破浪。
大船角落的一個房間內,有三個人正在竊竊私語。
“王大!你快來看,你帶回來的這藤是不是發芽了?!”李三看著窗邊的綠藤,驚喜叫道。
王大柱不慌不忙的走進來,手裡還端著一碗清水,等走到窗邊便用手沾了些水灑到裝滿泥土的陶罐裡,等土壤微微浸濕便停下澆水的動作。
“我早就知道了。”王大柱澆完水又將陶罐拿起來仔仔細細的看,“我每天都在觀察它的情況,前天藤結處就已經開始起鼓包,我就猜快發芽了。”
王大柱澆完水又將插中了幾根光禿禿藤蔓的陶罐移到有太陽的地方曬上一會,等中午陽光猛烈起來,又將其移到陰涼處。
“嘖嘖,我看富貴人家養花也沒你這麼精細,當初你帶它出來時可是好一通折騰它都沒死,估計這也就是個賤物,萬一你這麼精心養反而養死了怎麼辦?”錢五看王大柱小心翼翼的模樣,玩笑道。
王大柱斜他一眼,也懶得理會他的胡言亂語,隻跟伺候祖宗一樣養著這光禿禿的幾根藤。
當時他們從漳州坐船出發,整整在海上走了十天才到呂宋。同船的其他商人都是往城中去,隻王大柱三人卻借口販賣土產專往呂宋的鄉間地頭去。
彼時他們還不知道縣令大人要自己帶回來的東西有多危險,隻是在下船時有同船人意有所指的提醒他們不要帶不該帶的東西離境,否則抓到是要殺頭的。
三人當時並不明白那人話中的意思,直到入境檢查時,看到士兵拖走夾帶之人後才知曉。
等他們到了呂宋鄉間,三人向農戶們打聽這在當地被稱作“甘薯”的東西,此時才算真正知曉,這東西要買要吃都可以,不過隻在呂宋境內,若是要帶出國境,不論身份,抓到一律殺頭。
至於縣令大人吩咐的長著黃色顆粒的短棒子,還有其他各種奇奇怪怪的種子倒沒什麼限製,因此李三和錢五便按照圖上內容挑了幾種好攜帶易儲存的,準備到時候就帶這些回去就行了。
不過王大柱卻一直沒有放棄。李三和錢五本想勸王大柱放棄帶這叫“甘薯”的東西回去,可是等他們嘗過了之後又猶豫了。
呂宋境內幾乎遍植此物,據說上麵藤蔓的嫩尖還可以當菜蔬食用,而老些的長藤則被農戶割來喂豬。至於地底下的“甘薯”,他們當時見到塊莖還比較小,可也有卵石那麼大了,他們吃過水煮的“甘薯”,十分的清甜可口。
而且聽當地農戶說,這才是4月份剛種下的,等最後采挖時,最大的能比成人兩個拳頭還要大,一根藤上就能結好幾個!
當時三人就震驚了,他們吃的時候就發現了,這東西是實心的,若真能長這麼大,等家裡也種上這“甘薯”,那以後冬天豈不是再也不怕餓肚子了?
這樣一種栽種起來簡單、結實又多,且嘗起來還十分美味的東西,要放棄確實很可惜。
所以,雖然李三和錢五仍舊是不敢帶這會引起殺身之禍的東西回去,但也跟著王大柱一起積極的想辦法。
終於工夫不負有心人,最後辦法還真被他們想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07-21 16:50:29~2021-07-22 17:33:0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lottie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玖、qikin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