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靜接到衙役報信時正在教蒙童們算學。
因為他每日仍有許多公務要處理, 因此也隻能抽時間每隔幾天去給他們上一次算學課。
他之所以去教這些孩子算學,倒不是現在就想發展什麼高科技,而是打算通過學習算術鍛煉一下他們的邏輯思考能力。
就像之前在大柳樹遇到的那個小孩, 因為年齡剛好未超七歲,所以這次也被選入了蒙學。
何文靜教算術時就發現他很聰明,很多算學原理他隻要講一遍解題思路對方便能很快理解並記住。並且他學《三字經》也很快, 何文靜問過他, 那個孩子稱他背誦時都會先思考所背誦內容上下文的意思, 並不是隻單單背文章,所以他背得很快。
何文靜也由此發現那些算學學得好的,一般都比較聰明, 有好幾個已經能看出天份來。
因此雖然公務繁忙, 對於幾天一次的算學課何文靜還是很認真的做教案,又因為他講得有趣, 所以學館中的孩子們都十分喜歡他。
等他上過幾次課後,這些孩子也不再像一開始那樣,見教課的是縣尊大人都訥訥不敢說話。
到現在,有時何文靜上街或是下鄉遇到這些孩子, 都能得到甜甜的一聲“見過縣尊大人。”或者“見過先生。”的打招呼。
這天何文靜正在給他們講田地麵積的計算方法,便有衙役趕來報告, 說接人的牢頭回來了。
這下他也顧不得還在上課, 吩咐好學童們溫習上次的功課便匆匆回了縣衙。
牢頭已經領著王大柱三人到了縣衙公堂, 等看到何文靜,幾人立刻下跪叩頭。
“三位壯士辛苦,快快請起!”何文靜扶起三人,又見他們身邊各放著兩個包袱,知道裡麵裝的就是他吩咐帶回來的東西, 心裡也有些隱隱的激動。
等緩了緩,這才命他們將包袱一一打開。
王大柱還記掛著陶罐裡的甘薯藤,因此縣尊大人一下令他就馬上把放到一邊的陶罐抱了過來,雙手奉上。
何文靜接過他手上的陶罐,等看到其中已經長出了細芽的紅薯藤,眼睛一亮,連呼三聲:“好!好!好!”
等看過長勢良好的紅薯藤,何文靜將陶罐放到一邊,又開始仔細查看每人帶回來的東西。
在前世時,不管是水果還是蔬菜,基本上隻要氣候符合,就都能在國內找到種植的痕跡。
不過大多數在後世司空見慣的東西其實都是外來物種,而且很多都是集中在明朝時才由海上傳入,在這之前,古人食用的瓜果蔬菜的種類其實是很少的。
何文靜拎起那兩大包許久沒見過的乾辣椒一時也覺得懷戀非常,他湊近聞了聞,然後就被嗆得打了個噴嚏,連忙放到一邊。
李三和錢五沒想到這麼大一袋東西縣尊大人隻看了看,而且還被嗆得打噴嚏一時有些惴惴的,就怕自己此次真就是無功而返了。
好在這種沮喪沒有持續多久,何文靜很快就發現他們還帶了玉米和花生回來,大喜過望,兩人臉上這才又跟著喜笑顏開起來。
等他把三人所帶的東西都清點完畢,發現除了掩人耳目的一些農家特產和山貨之外,王大柱另外還帶回了一袋棉花籽、南瓜籽、黃瓜籽,另還有一些他目前根據種子無法分辨出到底是什麼的種子。而李三和錢五則主要帶了玉米、辣椒和土豆。
這次去呂宋的收獲簡直出乎何文靜的預料,他本來想著隻要能帶回紅薯或是玉米就行,沒想到不僅他想要的東西他們帶回來了,王大柱三人還給了他另外的驚喜。
何文靜將包袱裡的東西放下,壓抑著激動對三人道:“你們此行有功,本官既然當日給出了承諾,而後便將按承諾上書朝廷為你們請功,另外李三、錢五各賞銀二十兩,王大柱賞銀三十兩,稍後本官便會命人將銀子送來。”
話音剛落,三人皆大喜,立刻激動跪倒在地口中連聲道:“謝過大人!”
“是本官要謝謝你們!”何文靜笑答,又因為急著將東西分類,因此等衙役將三人送出去後就讓王青帶上這些東西跟他一起回了後堂。
那兩大包的乾辣椒被何文靜放到了桌上,此時他正在分揀其他混雜在一起的種子。陳秀娘見他帶了一大堆從沒見過的東西回來也好奇,不由得湊上前去看。
然後她就聞到了桌上傳來的辛辣味,頓時口齒生津,問他道:“夫君,這紅豔豔的東西是什麼?我怎麼聞著好像是可以吃的?”
何文靜正將他能認出的菜蔬和瓜果種子分類,至於其他不認識的就先放到一邊,等以後試種過後再看到底是什麼,然後他就聽到了陳秀娘的問話。
他回頭看去,就見陳秀娘一臉期盼的看著他,眼睛忽閃著,一副十分想從他口中得到肯定答案的模樣。
輕笑道:“這東西確實能吃,一般是用作調味料使用,味道與胡椒、茱萸相似,隻是卻要辣上許多。”
“真的能吃?”陳秀娘隻覺得自己許久不開的胃口此時突然十分有食欲,隻是這東西是何文靜辛苦命人從他國運來,肯定不是為了做觀賞或是為了飽口福之欲的,因此她便猶豫著沒有開口。
何文靜看出她的心思,輕笑幾聲,去桌上取了把剪子,後又從書桌上抽了一張白紙出來,然後將辣椒剪開,再將裡麵的辣椒種子倒在紙上,剩下紅色的空殼則放到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