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聯姻(1 / 2)

背下了三年經濟計劃的何文靜, 在接了兩升兩級的封官的聖旨後,垂頭喪氣的回了家。

家人知道他升為戶部侍郎之後都很高興,何文靜雖然知道桓帝派給他的任務很難, 但他不想讓家人擔心,因此在人前他也一直都是喜笑顏開的樣子。

倒是宋易敏銳,發現何文靜升官後好似沒那麼高興, 還調侃他:“嘖嘖, 你自己看看, 與咱們同年的幾人當中,有誰像你這樣,不到十年時間就升為了正三品的大員, 你還愁眉苦臉的, 真真是氣人。”

他說的確實是實話,就是當年的狀元曾廣善, 如今也不過是正五品而已。

不過何文靜愁的是現在時間有些太趕了。

他原計劃是最好能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慢慢改變這個國家,如今明確的期限一出,若是失敗,到時自己丟官罷職事小, 萬一連累家人

因此長歎口氣:“唉,你不懂。”

宋易看他無病呻吟, 氣得捶了他一拳, 沒想到對方竟紋絲不動。

等再仔細打量對方, 竟然發現何文靜這麼些年來竟都變化不大,身材依舊頎長挺拔,由於臉上也未像其他官員一樣蓄上胡子,因此樣貌看著跟出京前彆無二致。

唯一的變化的大概就是身上多出來的上位者的氣勢,還有越來越明顯的沉穩從容。

想起自家夫人跟自己提過的話來, 宋易斂了神色,準備談正事。

“退之,其實這次我叫你出來,一是為敘舊,二是想問你另一件事。”

何文靜此時心情已好了許多,正端了杯茶輕啜,聞聲便道:“子楚請講。”

宋易頓了頓,認真道:“我夫人族中有一位表妹,今年剛滿二十四,溫婉可人,秀外慧中,之前因守孝耽誤了,因此一直不好尋人家,若你有意,我可代替你前去說合。”

何文靜一口茶險些噴出來,直咳得他臉紅脖子粗才緩過勁,見宋易還一臉認真,隻覺匪夷所思:“你約我出來就為說這個?”

宋易卻無一絲開玩笑的意思,見他反應這樣大,反而苦口婆心勸道:“我知你不是風流薄幸之人,因此我所提的這位表妹也並非求正妻之位,你大可放心。”

何文靜隻覺兩人思想完全沒在一個頻道上,搖頭道:“子楚的好意的我心領了,隻是我從未想過再娶他人,此事也不用再提了。”

“退之為何這樣固執?”宋易實在不能理解。

“王家乃是京中世家,你既如今在京為官,娶了王家的女兒便算得上沾親,對你總是有益的,況且男子三妻四妾本是尋常,你不過多納一人,想來弟妹必不會介意。”

宋易自己的夫人正是出自王家二房嫡支,他與夫人結發多年來都相敬如賓,這其中除了兩人相處十分融洽之外,更離不開兩個家族的捆綁。

世人成婚皆是如此,不說官宦世家了,便是普通百姓家中亦要講個門當戶對,旗鼓相當。

一來是為了保證妻子的出身和教養能有很好的保證,更重要的就是在官場之上可以互相扶持。

何文靜坐在一邊聽宋易給自己分析其中厲害,雖覺有理,但他還是不能接受。

古代這種世家之間出串聯的事他是知道的,就說最近的清朝吧,一般那些蒙古、滿族的王公大臣之間都會互結姻親,因此許多人算來算去基本都是拐著彎的親戚。

相反,當時在清廷中的漢臣就要吃虧得多,因為很難娶到人數占優的滿蒙貴族的女兒,因此在朝堂上多數是孤立無援的。

這種差距一般在犯了罪或是惹了皇帝忌諱時最為明顯,一般若是滿蒙的朝臣,因為牽連人數甚廣且又有多人求情,因此隻要不是涉及謀反等重罪,一般很少有處死的。

而若是漢臣,往往因為孤立無援,許多都會依照律法嚴懲。

這個例子雖然有些極端,但是道理都是差不多的。

可惜,何文靜並沒有建立百年世家的野心。

他看著對麵仍滔滔不絕,就像傳/銷洗腦一樣的宋易,見他說了半天還沒有停歇的意思,伸手給他倒了杯茶推了過去:“渴不渴?要不先喝點水?”

正說得起勁的宋易被他這一打岔,頓時卡了殼,又看看桌上的茶杯,長歎口氣,端起來喝了。

“算了,我看你就是個頑石,還是不開竅的那種。”

何文靜看他氣鼓鼓的,反而開解道:“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可是一來我並沒打算靠著裙帶關係上位。”

見他似是要駁,伸手止住:“先聽我說完。”

宋易隻好又把口中的話咽下,放下茶杯:“行,你說吧。”

何文靜輕笑一聲,又繼續道:“二來嘛,雖然與這些望族聯姻對我確實算是個保障,可是這樣世代糾纏下去,難保某一日不會成為加諸身上的鐵索,若是千絲萬縷的纏了滿身,屆時恐怕想動彈都動不了。”

這確實也有可能,不過比起單打獨鬥來的風險,這點情弊也算不得什麼,宋易一邊在心裡點頭,一邊又暗暗反駁。

“至於第三嘛。”何文靜不自覺的撫了撫衣袖。

“我夫人自己嫁我起,每日操持家務,養育子女,待我亦是一片真心。她捧了一顆真心出來,沒道理我卻隻能還以半顆,甚至還不及半顆,這樣的事,不管有再多的理由,我都不能說服自己去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