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前在朝堂之上被皇帝壓的喘不過氣來,如今告老還鄉,束縛感一下子就沒有了。
但來了寧溪鎮,他每日忙著釀酒,也嫌少出來。
如今跟梁晉還有伍老四聊的來,他也挺高興的。
尤其梁晉跟伍老四這麼崇拜他,看的他都不好意思了。
不過他們這邊的夫子本身功名也不大,難怪梁晉跟伍老四空有學習的心,卻不能進步,原是沒人能教他們。
景父對知識倒是不藏著掖著,但凡他們不懂的,都跟他們講解的很到位。
要不是天黑了,梁晉還不想讓他走呢。
包括伍老四,他本來明天就要回去的。
但今兒碰到景父這麼好文學的,就恨不得多學一點。
他在家也是有些詞句看不太懂,卻苦於沒人解說。
如今聽了景父一席話,猶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把之前的解不開的題都解開了,心情頓時暢快。
景父給他們解題到很晚,也不困,最後還是伍氏怕耽誤太久,下次人家反而不教他們了,便讓梁晉送人家回去。
梁晉也知道今日學的多了些,這才恭恭敬敬送景父回去。
景父知道他們好學,大度道,“下次有不懂的,可以來問,沒關係,我晚上都有空。”
梁晉聽後,特彆高興,恭敬的應下了。
他回去跟伍老四說,不然讓他在家住下吧,有什麼不懂的,也好過去請教景父。
伍老四求之不得,便讓人給家裡傳信,說要在這裡跟高人學習。
伍母知道後,讓他安心讀書,不用著急回來。
於是伍老四跟梁青就在家裡住下了。
梁老太見閨女女婿都在家,特彆開心,還跟梁青道,“還是你這門親事選的好,伍家比陳家好,你大姐那婆母就沒你婆母好。”
陳家兒子特彆多,媳婦也多,陳婆子偏心小兒子,梁大姐在家並不受寵。
不過受不受寵也不妨礙她在家的地位。
對比其他媳婦,陳大姐的家境還是不錯的,尤其她娘家那頭好幾個秀才,地位自然不同。
陳婆子雖然不喜歡她,但礙於人家的娘家,也得給幾分顏麵。
梁大姐也盼著弟弟們能考上舉人,這樣她在婆家地位會更高一些。
梁老太眼看梁晉跟伍老四都跑去景父那裡問課業,也想著要不要把大女婿叫過來一起學?
她是盼著兩個女婿跟兒子一起考上舉人的,卻又怕人家景父沒那麼多功夫教那麼多人。
梁晉聽了她的提議,也有心幫助姐夫,便帶著鹵豬耳朵過去問景父,願不願意多教幾個?
景父本來是不想參與朝廷那些事了,便拒絕了。
既然都辭官了,這幾年他就不想沾惹有關朝廷的任何事了。
他教梁晉跟伍老四,隻是愛才之心。
要是再來一個,不知道的還以為他開私塾的。
到時候各路學子一起過來,他這裡就真成私塾了。
他跟梁晉說,自己最多能教他跟伍老四。
但有個條件,就是不能告訴彆人他們跟他學過知識,對誰都要保密。
梁晉不傻,見他這麼提,想是不希望人家來打擾他,便認真的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