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下個月的時候,一年一度的除夕又到了。
來江南三年,伍氏全家都已經適應這裡的生活了。
江南人愛節日,也愛熱鬨,一到過年過節,街上都張燈結彩,家家戶戶都掛上紅紅的大燈籠。
伍氏一早起來忙碌,又是給工人發紅包,又是給廚娘放假,還要看賬冊。
瑩姐兒一早也被拉起來去客棧給工人發紅包,發新年禮品,該給的東西一樣不少。
她們做老板的,肯定要賞罰分明,尤其節假日的禮物都不能少。
其他地方可能隻有過年過節才有發一兩塊肉,但江南這邊許多老板還是很大方的。
像一品齋那些員工過年都給大紅包的。
瑩姐兒自然也會給紅包,每次節日儀式感都很足。
她家這些工人跟他們做了三年了,基本都做熟練了,對月錢跟獎勵製度也很滿意。
偶爾一兩個覺得自己牛了,想跟瑩姐兒抬價錢,就被勸退了。
那人覺得自己都這麼厲害了,瑩姐兒要是不給他漲月錢,他就要走,去給彆的客棧效力。
瑩姐兒的管理製度是跟景釋榕討教的,她們客棧每個工人的工作都是分工明確的。
點菜就隻負責點菜,送菜隻負責送菜,當然,後廚有一些是備用工人。
隻要哪個工人不想乾,立馬頂替上。
所以她們客棧很少有人辭職不乾。
一來是她們月錢高,二來是她們的工作性質都是她們擅長並喜歡的,所以做久了也不覺得膩。
三是這家客棧名氣大,能來這裡都是經過重重賽選的,並不好進,所以能進來這裡的,回老家都是有麵子的,自然不可能輕易走。
加上走之後立馬有人頂替自己,想回來已經不可能了,工人們自然不會輕易開口要走人。
所以那個開口威脅瑩姐兒要走的工人,瑩姐兒也不攔著,隻說,“也行,既然你執意要走,我也不好意思強留你,那晚上給你結了月錢,再送你一整個豬頭肉,讓你回去過個好年。”
那工人聽後,頓時懵了。
“您這就讓我走?不留一留我?”或是給他多漲十兩月錢,他興許就留下了。
瑩姐兒卻故作為難看了他一眼,“你也知道,咱家客棧要進來打工的人太多,新來的月錢低,乾活也多,既然你想走,正好也給新人一個機會,你說呢?”
這工人一聽,這才慌了,忙說自己不走了。
瑩姐兒並不想縱容他,因為這工人在客棧裡已經把心養野了。
之前紅姨就調查過這工人,說他收了另外一家客棧老板的錢,本來就要跳槽的。
可能他覺得既然有人要挖他牆角,肯定是他厲害,所以才有底氣來跟瑩姐兒討價還價。
瑩姐兒知道後,自然不可能留他。
她們家客棧自從生意好了之後,就開始有人模仿他們。
不過模仿也模仿不出精髓,畢竟一個外送的客棧在時下還是需要很多經驗跟見地才能長久不衰。
要是學到皮毛卻學不到精髓,也開不長久。
光是記住客人一家的喜好跟口味就不得了了,更彆說節假日裡,幾十家客人一起過來點,口味菜色地址全部都不一樣,一點都不能出錯可不是那麼容易能辦到的。
那種富貴人家,喜好大多不同,一桌子人吃飯,有的不吃蔥花,有的不吃香菜,還有的不吃醋。像那種山寨客棧壓根不能做的那麼精細,經常被人罵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