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老夫人冤枉啊。
“平哥兒幾個成親,我也高興的,還送了我的傳家寶,你怎的還這樣說?”
原本景老夫人就偏愛小兒子一家,平哥兒幾個成親,她都送了大禮的。
誰能想到孫二氏這麼愛計較啊。
以往也沒見她這計較。也就阿景成親後,她就開始各種不平衡起來。
孫二氏之所以不平衡,主要是覺得景老夫人這幾年把偏愛慢慢轉向了老大家。
對老大家的幾個孩子也越來越寵愛,她見了當然不平衡。
本來她的幾個兒子也是景老夫人的親孫子,憑什麼景釋榕成親,婆婆就一副高興的謝天謝地的樣子。
好像景釋榕才是她的寶貝孫子,而她的幾個兒子是庶子一樣,她自然吃味。
加上孫家那事,景氏不的不給麵,導致她跟孫氏都吵了一架,叫她被娘家人罵了許久,這口氣她都算在景氏頭上,自然不爽景老夫人對景釋榕夫婦好。
景老夫人看她這計較勁兒,也不想勸了,趕她回去。
“行了行了,既然不愛看我們歡喜,就回去吧,彆在這找堵了。”
孫二氏哼了一聲,卻沒走,而是說,“相公說,家裡的院子都修葺好了,您要想過去住幾天,就過去住幾天,也好跟家裡孩子熱鬨熱鬨,您說呢?”
本來景二叔家裡修新院子,就想請景老夫人過去住幾天,儘儘孝心,這才讓孫二氏過來請。
但孫二氏並不想跟婆婆住一起,覺得這老太婆又懶又饞,還得讓人伺候,她自然是不太情願請她過去的。
尤其這幾日受了景氏的氣,她就把氣都撒在景老夫人頭上。
景老夫人一看她這不情不願的樣子,也生氣了。
“你那是什麼表情?不想讓我過去就彆開這個口。我有的是人給我養老,用不著你掛那麼一張臭臉。誰不稀罕!”
本來她都好言好語請孫二氏來吃點心,想緩和兩家關係。
誰知道孫二氏跟個換年期似的,火氣那麼大,見誰都要吵幾句。
景老夫人凶起來,也不讓著孫二氏了,一把讓她滾,“行了,這幾天你彆來了,看的我頭疼。”
說罷,自己轉身讓丫鬟扶自己回屋裡去了,留下孫二氏一人在堂屋。
孫二氏被她趕,氣的拍桌,嘴裡嘟囔一句,“偏心眼兒的老太婆!”
不就是看她男人官越做越小,連帶瞧不起她嗎。
以為自己多清高呢,還不是個認錢不認人的主兒,呸。
孫二氏這幾年來,因為男人官越做越小,在貴婦圈都沒啥麵子,也處處受排擠,受了不少氣。
要是景氏也跟她一樣混不好,她倒是心裡平衡。
偏偏人家景氏一家越來越好,兩個兒子都有出息,女兒也嫁的好。
如今兩個兒子在皇帝身邊成了得力乾將,叫她怎麼能不嫉妒。
她三個兒子的成績平平無奇,唯一一個出息點的,還是個小縣令,跟人家的文武狀元比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年輕時候她就跟景氏不合,但那會景老夫人是護著她的。
如今她落魄了,婆婆就改對景氏卑躬屈膝了,叫孫二氏怎能不嫉妒。
所以她才處處頂嘴景老夫人,就是想找個人出出氣。
景氏在前院也聽說孫二氏跟景老夫人吵嘴,卻沒來管。
她讓下人,“看著點,有什麼事再來回報,其他不用管。”
下人回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