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村裡人會說正妻不能生兒子,但一連兩個小妾都生閨女,風向就變了,開始說那個男人命裡無子。
人都是這樣,什麼沒有,就越想要什麼。
於是那對母子開始去求神拜服,甚至亂吃藥,什麼偏方都吃,最後居然把那男人吃死了。
家裡頂梁柱死了,一群婦人孩子沒人養活,那老太太看著一屋子的賠錢貨,竟活活氣死了。
母子倆死後,那兩個小妾孩子也不要了,直接卷包袱跑了。
剩下那正妻一人拖著十三個閨女,一時難辦。
慶幸她是個惜命的,早在她生不出兒子的時候,她就想看看其他女人能不能生,這才同意小妾進門。
後來一連兩個小妾都生不出兒子,她就覺得不是她的問題了。
而且現在男人跟婆婆都死了,壓根沒人管著她,她就更不用擔心其他了。
有媒婆來打她家閨女主意,說隻要把閨女嫁得好,以後不愁沒女婿贍養。
這婦人也動了點心思,想著既然沒兒子,讓女婿養也不錯。
於是她開始給閨女物色夫胥,隻要人品好的,不那麼窮的,就把女兒嫁過去。
也虧她有這個心思,沒隻看錢,而是注重人品。
因為女婿人品好,來年初二,女兒們帶著女婿過來跟她過年,她才享受到了閨女們的好。
女婿們都很孝敬,至少麵上都過得去。
而且因為女婿多,有時候都能相互幫助,反倒對家裡的發展好。
她嘗到女兒女婿福後,越發注重後麵的女兒。
不管是小妾生的還是她生的,通通給嫁的好好的,將來一起孝敬她。
因為她把閨女嫁的好,連帶小妾的女兒也給她們找的不錯,所以每次女兒女婿回來,都帶了不少東西回來。
有時候是帶錢,有時候是糧食,那會她才三十六就已經開始享福了。
現在地也不種了,平均給女兒們分了,讓女婿去種地,來年糧食都有她一份。
因為她把婆家的地給了女婿,家族的人就不樂意了。
在他們看來,女兒嫁出去就是外人,地自然要回收回來,怎麼能給外人。
那婦人一聽就不樂意了,拿話懟家族那群貪心人,“我女兒身上流著孩子他爹的血,也跟她們爹姓伍,如何不能分地?”
“還是說你們黑心肝想貪汙我們家的地?”
她既沒改嫁,好端端在家守著,家裡公婆男人都死了,地自然也是她的。
可家族的人一口咬定地不能給女兒,除非她從親戚那裡抱個兒子來養,地才能留給她,不然就得上交。
這婦人氣的不行,又沒辦法,隻能找女兒女婿來商量。
恰好十三個女婿中,有一個是考上秀才的,第二年就能考舉人了,當即去問他。
那女婿有點律法知識,便給丈母娘出了主意,“隻要過繼一個妹妹們的孩子,咱家也算後繼有人,那群人自然不能跟咱們搶地。”
與其幫那群壞心眼的親戚養大孩子,還把地給彆人的孩子,不如過繼女兒們的孩子,將來地也是給女兒們的。
而且養孩子也是幫女兒養,不虧。
那婦人覺得這法子好,當即把女兒女婿們找來商量,看看誰願意過繼一個兒子回來。
雖然是過繼回來,但孩子日後所有事還是他們當父母的做決定,反正是親外孫,她也不會對孩子不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