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雜誌咯,新一期的青靴又到貨了!”
東京的清晨,天還蒙蒙亮,街頭上來來往往的全是前往學校和公司的人,聽到叫賣聲後,好一些女性都停下步來,向報刊店要一份《青靴》。
雖然買的是一本雜誌,但購買者明顯都衝著同一篇文章,問:“這期有《京阪夢》嗎?”
“有的!”報刊老板為了賺錢,也是做過功課,連忙回答:“今天的《京阪夢》,女主已經上台表演獨唱了。劇情十分精彩,你們猜她是成功了,還是沒成功?”
既然還懂得留一個噱頭,吸引顧客購買。
這招雖然直白卻出奇好用,聽到這話的顧客們,無一不停下腳步,買上一份月刊雜誌。
一個小時候,麵對後來詢問有無《青靴》的顧客,報刊老板擺出兩手空空的模樣,說:“賣光啦,全被早高峰上班族和學生們買走啦。”
比較晚上班,沒買到雜誌的客人很難受,質問老板:“怎麼不多進些?”
對此,老板也很無奈,回複說:“都已經比上個月多進兩百本了,沒想到一小時賣光…”
聽到老板抱怨的路人們,紛紛對《京阪夢》產生了好奇,心想這篇究竟有什麼魔力,居然能被東京那群眼高於頂的女人們,爭著搶空?
而那些買到雜誌的人,今天也很不好受。
因為她們實在太好奇劇情後續了,以至於在電車上,就翻開雜誌,津津有味地品讀起來。如果此時有攝影師對車廂內拍照,就會發現好幾個手拿《青靴》的女士,麵部表情出奇一致,都是唇角微微勾起,像在努力克製舒爽的笑容。
電車叮叮作響,本該在銀座站下車的客人,坐到了東京橋;本該在東京橋下車的客人,坐到了文京區…意識到過站後,她們急忙抱著雜誌,往相反站台跑。
一時間,車站內人潮亂七八糟。
一早上,遲到上班族女性無數。
往日裡人流稀少的返程電車,意外迎來一大批東京女性,手中無一例外地捧著同本雜誌。檢票員有意思地感歎道:“怎麼會那麼巧?今天車上眼生的乘客,全都看同一本雜誌…”
隻有《青靴》的讀者,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好意思地靦腆對視一笑。
車廂後座一女孩,認出身邊人是同公司但不同部門的辦事員後,問:“你也喜歡看《青靴》?最喜歡看哪篇?”
霓虹人對於詢問,總是相當保守的。
雖然女孩有百分之90肯定對方是在看《京阪夢》,但出於尊重,還是保守地詢問對方,防止有不同的答案。
然而,《京阪夢》的火爆,是普通大眾想象不到的。
被問的女生立刻回答:“當然是京阪夢!作者太才華了,我完全想象不到是這樣的劇情。”
“對啊對啊!”回答者不是詢問人,而是坐在前座的陌生人。
女性之間警惕性會下降,再加上聊天話題是自己喜歡的,就算是難以熟絡的霓虹人,也會控製不住閒聊起來:“看到女主跌倒的時候,我以為會像其他一樣,以悲劇結尾,宣揚“命運難以改變”的主題。卻沒想到女主她站起來了。”
“我難以形容看到這段劇情的震撼,心中燃起一種…很振奮的心情。”
“我也是!有一種又心疼又驕傲的感覺。”
霓虹人不懂爽文,又或者說,他們的文□□流不允許正麵的、積極的劇情存在。
可爽文的魅力無人能擋,再加上這樣的精彩橋段是發生在女性角色身上,更讓女性讀者感到通體舒爽,恨不得親自逮住作者一頓誇。
——新時代女性就應該這樣,就應該這麼勇敢、堅強、充滿力量。即使受傷,也會忍痛站起來,繼續完成夢想。
隻是還有一些喜愛日式悲劇的讀者,十分不滿地評價說:“雖然這樣的劇情也不錯,但我看來,必須得是悲劇才能升華故事…”
“悲劇的確更有美感…”幾位女生又連連點頭,在她們看來,爽文和悲劇相互間並不排斥。
正當此時,售票小姐貼心打斷客人的話:“東京橋,東京橋到了,不要再坐過站啦。”
幾位女生差點又因為討論劇情而坐過站,聽到售票小姐的提醒後,相互對視一笑,趕緊下車回去上班了。
上班路的騷亂結束了,黎覺予效應卻還在繼續。
《青靴》主要在東京傳播,偶爾有幾本通過京阪特彆快線流傳到大阪,卻因為數量稀少沒有引起重視,反而是今天的《大阪日報》頭條內容,值得大家熱烈討論一下。
打開《大阪日報》的第三頁,娛樂板塊的頭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黑白印刷的超大照片。印刷油墨的不平整,導致舞台上每個人臉都看不太真切,像被蒙上灰色麵紗一樣。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劇團全員都著複雜洋裙,背靠華麗風格的舞台裝置。
對照片產生好奇的觀眾,再將注意力挪至標題,輕聲念叨:“寶塚歌劇團公演大獲成功,西洋風格歌劇廣受好評。”
為了證實這句“廣受好評”所言不虛,大阪日報記者還在底下放入大阪各家貴女的原話。
有大阪□□部長的“寶塚歌劇團的[新國民劇]概念,極具教育意義,不僅票價很便宜,還融入不少西洋歌劇和音樂…”
有中西家夫人的“天真、純粹、專業。”
有物部家夫人的“專科生表演極具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