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譚派,陳門(2 / 2)

現實中修行須按部就班,循序漸進。

可武人實力。

一部分是武藝火候,力道強弱。另一部分則是與人爭鬥的經驗,應變技巧,心理素質。前者急不得,後者卻能在這大燕世界磨礪出來。

陳季川巴不得大燕武林中的高手越多越好,越強越好。

“太爺——”

魯長壽一聽,卻是一驚,忙道:“這譚派十三太保名頭雖然響亮,可論起來,隻是譚晉玄譚宗師的徒孫。太爺何等身份何等輩分,何勞太爺出手,長壽自能應付。”

武林人最重名聲。

也極重排資論輩。

以陳季川的身份,要跟徒孫一輩的人物交手,實在是有失身份。

“不妨事。”

陳季川渾不在乎。

魯長壽見狀,苦笑道:“可就算太爺不吝出手賜教,怕就怕那十三太保也不敢造次。”

陳季川當初畢竟跟譚晉玄齊名。

輩分在那。

十三太保如何敢冒犯?

而且這一戰譚派若是敗了,人言‘南朝陳’名不虛傳。若是勝了,也有人說‘南朝陳’畢竟九十四歲高齡,哪怕駐顏有術,可氣血、體力不濟,實力退步在所難免,譚派勝之不武。

左右都是譚派沒臉。

譚派之人不會如此無智。

“說得有道理。”

陳季川聽了也覺得這話不假,想了想,道:“那不如這樣,我的身份隻有你知道,索性就不告知外人,對外隻稱是陳季川後人,與你同輩。這樣與十三太保交手,就沒問題了。”

既然不能暴露身份,那麼這陳府也不好住下來。

陳季川又看向魯長壽:“可有好去處讓我落腳?”

“……”

魯長壽臉上泛苦,有心再勸,但見這位太爺興致勃勃模樣,又先按下,回道:“我在泰青山,借太爺之名,立‘陳門’。泰青十八嶺山清水秀,是練武、怡情的好去處。”

……

泰青山。

位於朗寧府武緣、晉興、封陵三縣交界,山分十八,故此又稱‘泰青十八山’、‘泰青十八盤’、‘泰青十八嶺’。

數十年前。

有山匪盤踞於此,被朝廷攻破。此後數十年,又有幾波山匪水匪呼嘯成群,占山落草。

但都敗落。

十多年前。

‘小南陳’魯長壽學有所成,來到泰青山,開宗立派,建立‘陳門’。靠著魯家‘白玉京’的財力跟影響力,輕鬆站穩跟腳。

從此成為嶺南有數的大派。

隻是與北麵譚派相比,又差之甚遠。陳門之中,堪與譚派十三太保相當的,僅有門主魯長壽一人。其下‘三英五虎’,又是年輕一輩,名頭響亮,實力稀鬆,僅是碌碌之輩。與人才濟濟的譚派沒法比。

陳季川來到泰青山,並未大張旗鼓。

僅在後山落腳。

這裡山水相依,僻靜閒適,陳門一眾弟子也鮮少過來,最合適不過。

魯長壽又讓人布置刀棚、箭靶、木樁等等練功場地。

一連折騰三天。

才算妥當。

這期間,魯長壽一直陪同,與陳季川說話,介紹陳門,介紹朗寧、大燕諸多變化。布置完成之後,又留下數日,才向陳季川告辭離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