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3章 鈕鈷祿求富(1 / 2)

京城的大小官員全都不敢再往來聚會,各自緊閉門戶,生怕被此次弘時的事情牽連。不知過了多久,四爺好像是才突然想起弘時似的,授意大理寺提審弘時。

正道滄桑,或許弘時有他自己的道理,但無論如何,都不應該違背此道,敗壞綱常倫理,縱觀曆史,那些謀反者又有多少能成功的。弘時這麼做不過是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自認為自己乃烏拉那拉氏皇後所養,是名義上的嫡子,四爺卻重視弘曆,令他內心極其不平衡。

成王敗寇,曆代王朝,如今的弘時,已經到了窮途末路,再也不是昔日的弘時了。

大理寺開始審弘時一開始還囔囔著自己是皇子,尋常官吏又豈配審訊他,一直嚷嚷著要見四爺不肯配合審訊。

“你以為你是誰啊?就憑你也配審本爺?放我出去,我要見皇阿瑪!”弘時以為,即便他犯如此大錯,隻要他能有機會見到四爺,四爺念及親情一定會饒他一命的。

弘時終日嚷嚷這要見四爺,就這樣來回挨了十幾日,嗓子都快喊破了,四爺那邊已經是沒有動靜的。弘時終於心灰意冷,知道自己罪不可赦,終於知道皇阿瑪是不會見他的,耐不過審訊,便開始交代自己與外族人勾結的事實。

審訊弘時的是大理寺的鐵麵判官,蘭琴的庶弟求富。求富一直是以鐵麵無私,剛正不阿著稱,雖不比那包公,但也是朝廷中少有的清官,此次交給求富審理,可以說已經是四爺開恩了,如若不是,隨意交給其他任何一個人審理,憑借弘時這些年為非作歹的行跡,都難免會有是偏頗。

再說這求富,他一路從一個地方小官兒被四爺提拔到了大理寺的主審,可見他的能力和四爺對他的器重,就像漢武帝之對於衛青。即便是因蘭琴之係,四爺有意提拔求富,也得是因為求富自身有能耐才能做到如今這個位置。

而弘時則不這麼想,他自知自己與烏拉那拉氏與鈕鈷祿蘭琴恩怨已深,此次讓求富審理,那鈕鈷祿氏一定會讓他從中作梗,故意要讓他給自己定更多的罪,於是開始胡言亂語,顛倒是非。

卻不料求富在審判的過程中既不惱,也不氣,而是特彆有耐心的替弘時梳理好證詞,在審訊時也並沒有故意歪曲事實,引誘弘時攬些莫須有的罪責。

這一點倒是令弘時很有些意外,他這樣問道:“你們不是希望我立刻死掉嗎,這樣弘曆的前麵便再也沒有阻擋了。”

“二皇子,本官是皇上親任的大理寺左判,不是鈕鈷祿氏的爪牙。二皇子所犯的事情,一件件都擺在那裡,不是二皇子想抵賴能抵賴得了的,也不是本官想加什麼,加得上去的。本官絕不會辜負皇上的信任。所有二皇子還是據實交代清楚,皇上若是知道二皇子為逃脫罪責,這般不配合審訊,隻怕對二皇子更加不利了。”求富沉著臉對弘時道。

弘時被他這樣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

“二皇子,你可以什麼也不說,就這樣一直待在大理寺的大牢裡?若是這樣,本官勢必要對二皇子動刑了,因為本官要跟皇上回話,若是再得不到二皇子的口供,皇上怪罪下來,本官可就沒有這般好脾氣了。”求富見弘時企圖以不說話來對抗,便厲聲道。他不過是先禮後兵,這番話明明白白告訴弘時,再不說,可就要吃苦頭了,進了這裡,哪裡管你是皇子還是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