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白大夫2(1 / 2)

{ } 無彈窗 弘暉從正屋裡出來的時候,白大夫正站在側間的八棱角窗前看著大阿哥和跟著他的小太監出來。福晉那溫暖和煦的笑一直掛在臉上,待到弘暉走入了拐角,再也看不到時,福晉臉上的笑意便一絲痕跡也尋不到了。

白大夫,自然姓白,名叫一夫,所以認識他的人都已經快要忘記了他的真名了,反正稱呼和真名隻有一字之差。

等到白大夫走進正屋時,果然福晉的臉色明顯比剛才差了許多,她站在一株十八居士的盆摘前,正拿著一把小剪刀修建花枝。

“白大夫來了!你會修建花麼,不過幫我修修?”福晉抬起戴著流金鑲嵌寶石的護甲向白大夫伸出那隻無比優雅的纖手,正對著些許射入屋內的陽光上,顯得異常明亮。

“恐怕要辜負福晉的美意了,微臣這雙手隻懂得拿脈,卻不會動剪。”白大夫躬身行了個禮。

“那就看看這花怎麼修剪吧。”福晉收回手,繼續擺弄著茶花。

“是。”白大夫放下藥箱,默默走上前幾步,在離福晉約有三尺的地方站住。

“白大夫,你看這花,就如人一樣,如果不加約束,讓他們任意姿長,就會變得麵目全非。所以有時候必須用剪刀,將一些長勢太猛太偏的枝葉剪去,這樣才能保住主乾能長久旺盛地長下去。你說對不對?白大夫!”福晉似乎在跟白一夫講著修減盆摘的道理,但是彼此都明白,她所講的真正的意思自然不是目前手裡擺弄的東西。

“福晉所言極是,微臣受教了。”白大夫想著自己本來就一個大夫,本本分分替人看病,收取俸祿和診金就可以保一家人衣食無憂,太太平平。現在,自己還要平白無故地擔驚受怕,可真是惱恨得很。但是他自然是不敢露出一絲一毫對福晉的不滿。“白大夫今年入府已經五年了吧,我記得當時白大夫入府時,一袖清風,家中甚為貧寒,不過醫術卻很精湛,一下子將困擾貝勒爺多年的舊疾診治好了。這才令貝勒爺對白大夫親睞有加,請入府裡。”福晉娓娓敘說著白一夫的過去。

“每每想起貝勒爺對微臣的厚愛,都令一夫覺得如再生父母,恩同再造。一夫如今娶妻生子,多虧了貝勒爺和福晉的知遇之恩。”白一夫揣測著福晉話裡的意思,儘量將話說的委婉動聽一些。

“白大夫,明人就不說暗話了。如今府裡頭的情況,你也知道了。四爺回來後問一定會問起尹氏那日在園子裡摔跤時有沒有出現小產的跡象。我相信,白大夫應該知道怎麼回答?”福晉仍舊一副雍容華貴的表情,仿佛她所做的事情真的就如此刻正在修建的盆摘,隻是為了主乾能長得更好更旺盛。

“尹氏那日隻是稍微有些胎像不穩,微臣已經給尹格格服用了三日的保胎藥,便無大礙了。”白一夫低著頭,默默地說出這些話。

“很好,白大夫果然是聰明人。我聽說白大夫家中有一老母,多年癱瘓在床,想到白大夫一直住在府裡為貝勒爺和闔府上下的安危勞心勞力,卻對自己的母親無法照料周全。心中甚為不安。嬤嬤,去將我對白大夫的一點謝意拿出來吧。”福晉將手裡的剪刀隨手擱在花盆上,轉過身,邊往主榻上走,邊對白大夫說道:“白大夫,今日稍稍有些胃口不好,還是先幫我把把脈吧。”

“是。”白一夫抬眼觀了一下福晉的臉色,額頭冒出一些火疹子,想必是今日憂思過多,心緒不寧造成的。

待薄紗搭在福晉那戴著玳瑁鑲嵌寶石的金鐲的白玉般的玉腕上,白大夫便在夏荷搬過來的繡凳下坐下,然後才將食指和中指放在了上麵。

“白大夫,這是福晉的一點心意。”李嬤嬤手裡拿著一個荷包,荷包裡塞著一些銀票。她特點將銀票拿出來一些放白一夫看了一眼,便又重新塞了回去。

白大夫尚且第一次看到那麼多銀票,心中確實一動,但又看看這屋子裡站著那麼多丫頭,他心裡就泛起了嘀咕。

“這裡都是跟隨我多年的人,白大夫不必有所顧及。”福晉看穿了白一夫的心思,當初她把此人牽扯進來,原因就是看準了這是一個有野心有頭腦且有欲望的人。對待這樣的人,一旦許以利益,不怕他不合作。

“多謝福晉。微臣以後自當任憑福晉的差遣。”白一夫知道自己現在必須接收了,即便不接受,那件事他也脫不開關係了。而且,他家裡的老母確實需要人照料,就靠他在四貝勒府的那些俸祿,著實有些吃緊。這筆銀子能讓他去買幾個丫頭供奉母親。

從福晉處出來後,白一夫的袖子裡自然多了那個裝了三千兩銀子的荷包。他剛剛在接受福晉的荷包時,內心也確實掙紮過,但是他一個小小的王府內醫,如何能跟出身於名門望族的烏拉那拉氏反抗。他如果去找四爺說出福晉的所作所為,那麼他真的就會比現在好麼,即便四爺不追究他的責任,那烏拉那裡家的人會放過他麼,且不說福晉或許留有後手,即便他說出實情,也奈何不了她。白一夫深深覺得剛剛在那個女人身邊站立了這大半個時辰,整個人都覺得涼唆唆的。

恕不知道,東小院的李側福晉手上,正拿著馮博辰遞過來的帖子,看著表哥給她查出的有關於白一夫的所有情況,李氏的嘴角漸漸勾了起來。她終於找到了可以逼迫白大夫站到她們這一邊的籌碼了。

“雀兒,你再出去一趟,告訴我那個表哥,讓他無人如何一定先拿到白二潤的證據,然後立刻拿給我。”李氏對雀兒吩咐道,她心裡暗暗腹議道:這回,我一定要揪住那個女人!

而蘭琴,此刻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給大嬤嬤的那份信上,希望四爺能信任她,那麼一切都會自明。如果四爺不信她呢,她便一直坐在秋千上,抱著福寶想著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