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出殯(1 / 2)

{ } 無彈窗 出殯前的宴席安排在正院外麵的院子與院子間,四福晉帶領著顏玉、李氏等幾個人招呼在各個院子裡。

一時之間,四貝勒爺府白番票票,四處走動著披麻戴孝的人。

達官顯貴觥籌交錯,也極儘熱鬨。有多少人真正在為那個躺在紫檀木棺槨中的幼子傷心難過,隻怕也僅僅是四爺、福晉、德妃等,當然還有一個人,便是蘭琴。

蘭琴這一天也無精打采,她心裡充滿了對大阿哥弘暉的感歎,雖然知道他的命數就在今年,但是蘭琴心裡還是有些內疚,如果不是她蘇出來的滑板,大阿哥會不會就不會夭折。

可是注定,沒有人能回答她這個問題。

在宴席進行到一半兒,蘭琴對身邊的念雪說想要去出恭,便站起來扶著念雪往淨房那邊去了。

走到一半兒,便看見德妃娘娘在宮女的攙扶下從淨房出來,蘭琴心裡一陣緊張,但回避已經來不及了。

“切身參見德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蘭琴端端正正福身下去道,一旁的念雪也跟著福身下去。

然後便是一陣沉默,德妃並沒有讓她起身,蘭琴隻好一直屈著腿,不敢起身。

“鈕鈷祿氏,你可知罪!”德妃厲聲喝道,她想起了李氏曾經跟她稟告說的那些話,便不由得怒道。

“妾身愚鈍,還請娘娘明示!”蘭琴的腿此刻已經酸得快要站不住了,可是德妃居然還不讓她起來。

德妃走到蘭琴的身側,圍繞著她走了一圈,見她的腿簌簌發抖,明白她已然到了忍耐的極限,便才輕輕說:“本宮聽說弘暉滑的滑板是你送給他的?”

蘭琴忍住腿上傳來的難受,低聲道:“是,妾身見大阿哥平日言談有些沉悶,故此做了幾個給大阿哥和他的哈哈珠子。”

德妃冷冷道:“若不是你給大阿哥什麼滑板,他能落水溺亡麼,你說你可有罪!!”

蘭琴實在忍不住了,幾乎想一屁股坐下去才好,可是在德妃麵前,蘭琴終究不能像在四爺麵前那邊隨性。可是德妃的話,卻叫她無從回答,可是不回答,德妃似乎也不會就此放過她!

念雪心裡也著急得很,格格在此被德妃責難,她要怎麼去救她呢!

“啟稟德妃娘娘,主子爺正叫奴才來請您過去!”蘇培盛的聲音從沒有此刻像天籟般從身後傳入到了蘭琴的耳朵裡。

德妃看了蘭琴,冷冷丟了句:“回去給本宮好好反省,本宮以後再來問你!”說完,便由著宮人扶著隨著蘇培盛走了。

“格格,您沒事吧?”念雪立刻站起來一把扶住了蘭琴,因為她眼看著後者就在德妃轉身離去的時候,就要一屁股坐下去了。

“念雪,我的腿好像麻掉了,然後有點沒知覺了。”蘭琴拿手揉捏著小腿,但是還是不管用。

“格格麼急,奴婢幫您揉揉。”念雪趕忙把蘭琴扶到一塊石頭上坐下,自己則蹲下來身子替她揉捏小腿肚子。

待蘭琴回到宴席上時,出殯的時間差不多到了。主子和奴才紛紛往弘暉的靈堂趕去。蘭琴等格格是跟在福晉和李側福晉身後,腰上係著白麻帶,頭上戴著白色絨花,一旁斥候的婢女全部都戴著白色袖章。各位來吊唁的大人和宗親都是係著白腰帶,站在四爺身後。

隻見十六位身穿白孝服的抬棺人,在唱諾太監的一聲“起棺”聲中,將大阿哥的棺木抬了起來,後麵緊接著便是哭喪、吹哀樂之人皆著孝服,跟著紅漆金棺的走動,他們也跟著一哭一吹。排在最後的便是身著白孝服的撒紙錢的奴婢,人人也是皆身著白孝服,隨著哀樂的一起一落,白色的各種形狀的錢紙立刻像仙女散花一般撒入空中。

福晉此刻已經是哭得哀聲動地,她幾欲撲到弘暉的棺木上去,屢屢被李嬤嬤和春柳攙扶著拉回去。

四爺走到福晉身側,也拉著她的手,輕輕安慰著。

德妃此刻也是白發人送黑發人,雙眼盈滿了淚水,對於弘暉的記憶,她隻是每年過節過年,每次他隨著四阿哥和四福晉入宮去看自己的樣子。雖然德妃對四阿哥沒有對十四阿哥的那份感情,但是對於皇孫們,她還是很喜歡的。弘暉的乖巧懂事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想著這些,德妃不由得落淚數次,跟在她身後的則是太子妃以及各府的福晉或者命婦,皆跟著德妃的垂淚而垂淚,歎息而歎息。

棺木終於抬出了四貝勒府,德妃等眾女人是不得隨著男人們去弘暉的墓場的,應該說女人們此時是沒有資格進入家族陵墓園的。

蘭琴跟在女人堆裡,對這種深刻的“重男輕女”傳統觀念,深深地表示了一下鄙夷,但是她也很慶幸不跟著去。照著這種喪禮,她們跟過去不是哭就是跪,實在也是一項非常累人的事情。雖然對弘暉的溺亡,我們的蘭琴同誌的確有一些內疚,但她清楚弘暉的死不是她造成的,所以德妃那番喝斥,蘭琴並未放在心上,自然也傷不到她。

待男人們跟著喪禮隊的人越走越遠,站在門口的德妃對身邊的宮人說:“本宮也該回宮了,霞瑜,本宮就先走一步,你過幾天再來宮裡,本宮有話與你說。”

四福晉立刻屈膝行禮,點頭應了。隨後,德妃的宮轎便離開了四貝勒府。

眾人也紛紛跟著告辭,四福晉與李側福晉都一一送彆,蘭琴等格格自然也必須站在她們倆的身後,行注目禮。

八福晉走到四福晉跟前,誠懇地說:“四嫂麼要怪罪妹妹,妹妹也是真心希望姐姐能再得嫡子的。”

她這話一出,倒是把身邊的李側福晉嚇了一跳。後者連忙掩飾自己剛才的失態,而福晉缺沒有錯過剛剛李氏聽到八福晉那番話的臉色。自此,福晉更加深信李氏乃是害死弘暉的人。而其他人,至多是個從犯,幫手。

待各府的福晉和命婦一一與四福晉告彆,等不多時,四貝勒府剛才的熱鬨非凡一下子就變得安靜沉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