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刺殺(1 / 2)

{ } 無彈窗 當晚,老康覺得好多了,頓時心情大悅,想了想,準備明日就與太子一起啟程回京。這裡距離京城大約隻有兩百裡路了。

康熙以及他的護衛軍就駐紮在一片田野邊,村莊都離這邊比較遠,是康熙特意選擇的紮營地點。

夜晚降臨的時候,這裡特彆的黑,四周都是黑漆漆的一片,隻有幾點鷓鴣的叫聲,讓這個夜晚顯得有幾分詭異。

夜色是最好的掩護,一排穿著夜行服的人在夜色中急速往老康以及他的護衛的所在的地方挺進。他們好像能在黑夜中分辨方向似的,如獵狗一半尋著氣味往既定的目標行進。

這廂,康熙以及脫了衣裳躺在床上睡覺了,梁九功就在一旁搭了一個鋪,以便老康隨時有什麼需求,他能立刻上前伺候。

康熙也真是特彆依賴梁九功,其他小太監不用,一直就用著這麼一個比自己都大,也是年近花甲之人了。

梁九功跟隨著康熙四十多年了,已經養成了一種半睡半醒的狀態。他一邊能快速睡去,一邊還能保持著一份清醒,以便隨時聽候康熙的吩咐。

突然,在及其靜謐的野裡,突然傳來一陣很細微的割裂脖子的赤啦聲。而且不是一聲,一連好幾處的護衛都被人抹了脖子。空氣中頓時彌漫起一股血腥味。

康熙猛然從睡夢中驚醒過來,低聲叫道:“梁九功!”

梁九功此刻已經睡著了,不過當康熙喊出他的名字的時候,他仍舊習慣性地醒了。

“皇上!奴才在!”梁九功連忙一下坐了起來,掀開身上的杯子,下地芰上鞋子,往康熙的床鋪間摸過去。

“你聽到了嗎?”康熙也已經坐了起來。他連忙從自己的床褥下抽出自己的軟劍放在胸前。

“聽到什麼?”梁九功打亮了火折子,看見康熙一臉驚涑地坐在床上,手裡拿著他的防身之物。

“快,點燃蠟燭!”康熙嚴肅地說道。

梁九功不知道康熙要做什麼,但是他又不敢多問,隻是依著康熙的吩咐點燃了立在康熙床尾的一盞龜馱蓮花的燈。

“梁九功,你快過來,護駕!”康熙突然又大叫道,臉上的神色更加緊張。

這時,帳篷外麵傳來了乓乓作響的聲音,大抵是刀劍的砍殺聲。梁九功也明白了到底發生了什麼,立刻跑到康熙跟前,擋在他的前麵。

“有刺客!”梁九功大叫起來。

“閉嘴!外麵已經打起來了。還用你叫。現在趕緊扶著朕躲在那邊,然後將燈滅了。”康熙一拍梁九功的肩膀道。

梁九功按照康熙的吩咐,扶著他躲在了書桌下麵的空隙裡,然後他再去吹滅了蠟燭。

外麵的砍殺聲越來越大,隻聽見一陣陣赤拉的聲音傳來,預示著死神在一次次收割著年輕的生命。外麵的護衛已經與黑衣人打開了,但是護衛一時不察,儘然被黑衣人占了先機。甚至有一小撮刺客已經開始靠近康熙的皇帳。

那廂,太子與十三爺也已經醒了,他們俱都聽見外麵的殺喊聲,連忙起來穿戴好衣裳,靜靜滴等候著。

“不行,皇阿瑪有危險,孤必須得出去,將孤所帶來的那幫人叫來救駕呀!”太子急忙道。原來康熙忌憚太子,特令他所帶來的人駐紮在離這裡有三裡地的地方。這時候隻怕他們壓根也不知道這裡的情況,沒有太子的指令,他們也不會擅自行動。

“不行,皇阿瑪有令,太子哥哥不能出這個帳篷的。”十三立刻阻止道。

“十三,這個時候你敢攔著我,就是置皇阿瑪的安全於不顧。孤要立刻出去,去叫人來救駕!”太子急得大聲斥責十三。

十三到底不到二十,遇到這樣的時刻,特彆是事關康熙安危的時刻,他一時也有點秉不住了。

“十三,皇阿瑪隻帶了三千人,現在聽著外頭的動靜聲,刺客的數量應該不少。你再猶豫,皇阿瑪一旦有危險,你可是千古罪人!”太子急忙道。

十三再也耐不住了,隻好道:“太子哥哥,那弟弟隨你一塊兒去吧。”

太子點點頭,遂與十三從帳篷的後麵鑽了出去。當他們到了外麵,隻看見黑暗中有數道身影,護衛們已經與前來行刺的黑衣激戰開來。

那廂,康熙與梁九功縮在帳篷裡書桌的下麵,外麵已經是喊殺聲一片了。康熙緊緊將梁九功抓在自己的前麵,嘴裡喃喃地說道:“真是膽大包天,朕的護衛一定將他們全部殺儘。”

“是,皇上不必怕,要是太子的人來就更好了。”梁九功道。這個時候自然是人越多越好呀。

“閉嘴,如果這些人就是他派來的呢?”康熙在黑暗裡說道。

梁九功打了一個寒戰,心裡頓時覺得太子與皇上之間的間隙隻怕已經難以填平了。這對天底下最尊貴的父子,儘然走到今天的互相猜忌,實在令人感概。

外麵鋼刀殺入身體的聲音一聲高過一聲,梁九功頭上的汗已經滴了一地。他心裡頭其實也害怕得厲害,因為陪在皇帝身邊,一旦有刺客真地殺進來,他首先就要以身擋箭,替皇帝死。

“兄弟們,殺了狗韃子皇帝,還我大明江山!!”

“狗皇帝就在那個帳篷裡,殺,殺,殺!!”

外麵響起了口號,大抵是刺客已經不行了,這樣喊不過是為了激勵士氣。

漸漸的,護衛越來越多地加入進來,刺客不過五百人,自然不是三千人的對手。一個個黑色的身影倒在了明晃晃的鋼刀下。

“原來是哪些餘孽,皇上,您快聽!”梁九功欣喜地說道。

“哼,反清複明!他們如何得知朕的行蹤的,而且來得這樣巧合,朕正好頭疾發作。”康熙似乎不相信他們就是反清複明的人。

“皇上,這幫人頑固不化,想我大清如今也是國富民強,有了皇上這樣英明的君主。明朝有什麼好,經常就有吃不飽穿不暖,賣兒賣女的事情。奴才的老家十戶人有九戶都餓肚子,還有一戶是地主。”梁九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