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耿氏不快(1 / 2)

{ } 無彈窗 “奴婢哪裡想去。宋格格一向與側福晉走得近,四阿哥挪到她那邊,奴婢是四阿哥的奶嬤嬤,肯定跟過去了。到時候奴婢肯定要守側福晉和宋格格的磋磨了。”夏氏道。她是因為拿了年氏的好處拿得不想失去了這座財神,特意來年氏這裡表忠心的。

“你也彆太擔心,隻要你繼續來與本格格這裡彙報四阿哥的事情,本格格自然虧待不了你的。宋氏一向軟弱,你還應付不了她?”年氏瞧出了夏氏的心意,彈了彈指甲道。

“奴婢省的。四阿哥那邊,奴婢一定會盯牢的。格格放心就是。那奴婢以後去了宋氏那邊,隻怕沒這麼自由了。”夏氏道。

“這個你不必擔心。翠玲,你以後就與夏嬤嬤在小花園那邊見麵吧。宋姐姐的前麵,不是已經修起了小花園麼,差不多竣工了吧。夏嬤嬤,你帶四阿哥到小花園裡散散步,還是可以的吧。”年氏道。

夏氏謝恩而去,年氏挺著肚子站了起來,扶著翠玲的手在屋子裡轉圈。

那廂,四爺進宮就直接去了永和宮,他怕自己一忙起來,就沒有時間與德妃說蘭琴交代的事情了。

德妃聽說蘭琴主動為年氏主動來請示自己,很是滿意。如今年家在軍隊中的勢力越來越大,四爺有了這樣一個大舅子,自然對他以後的前程大有裨益。年氏已經滑過一胎了,這一胎確實要當心!德妃便派了另一個在德嬤嬤手下的姑姑——顧姑姑去四貝勒府,幫助年氏安胎。

這廂,蘭琴讓藍琪將二格格攬月居旁邊的幾件屋子收拾一下,然後又按照三阿哥的喜好,擺上一些擺件裡麵去。四爺本來是想把南小院後麵的屋子跟南小院打通的,但是蘭琴覺得麻煩,就選了二格格旁邊的幾間屋子。原來那些屋子是擺放器具的地方,或者奴才們乾活乾累了,歇個腳什麼的。

“主子,那邊比較陳舊了,可要重新刷漆?”藍琪聽了蘭琴的打算,這樣回說道。

“嗯,著人去重新修繕一下吧。再讓花房送去一些清神養氣的植被。崔娘,你今日帶人去看看三阿哥的屋子裡,問問他什麼東西要帶過來的。先看看,到時候這般好安排格局。”蘭琴說道。

崔娘與藍琪領命而去,各自為挪弘鈞過來做準備。

宋氏這會兒子也在自己屋子裡指揮著幾個丫鬟,準備給弘時騰屋子。自從葉赫氏將她對麵的屋子一把火燒了後,四爺便在原址上重新讓人蓋了幾間屋舍,然後其他地方改成了小花園的格局。這些屋舍原本也是供來此散步賞花的人歇歇腳的。

“就將四阿哥安置在那邊花園那裡的幾間屋子裡吧。伺候他的人也一並住在那邊,我每日過去看,也還方便。這邊屋子都太小,挪不開。”宋氏對青萍道。

“嗯。格格,咱們要不要去跟側福晉商議下。如今主子爺突然將四阿哥指給格格撫養,說不定是側福晉的意思呢。”青萍道。

“自然。等會兒就去。隻是本格格有些擔心,四阿哥可是福晉養過兩年的。”宋氏道。

“格格是擔心,四阿哥心裡頭還想著福晉?”青萍道。

“本格格是擔心福晉在那孩子心裡塞了什麼不好的心思。據說,他對側福晉的關心一直不肯接納。”宋氏道。

“隻要格格真心待他,總不過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心還是石頭做的不成?”青萍安慰道。

宋氏點點頭,便吩咐幾個丫鬟去先將那幾間屋子打掃一番,新的是新的,隻是長期不住人,蒙上了灰塵。

正在這時,耿氏和她的貼身丫鬟走到了宋氏的門口,恰巧聽見宋氏的安排。

“哎,還是姐姐有福氣,如今大格格嫁了,又迎來了一個四阿哥。不像妹妹,如今膝下淒涼。”耿氏站在門口道。

宋氏連忙站起來,笑道:“妹妹還年輕,不像姐姐都是做外祖母的人了。快來,幫我看看這幾個花樣子繡得如何,是給大格格的兒子的。”

說罷,宋氏親自走到耿氏麵前,拉起她的手,走到主位上坐下。

“如今妹妹都二十出頭,哪裡還年輕了。哎。都是妹妹無福!”耿氏歎道。當她得知四爺將三阿哥挪去南小院,又將四阿哥挪到宋氏這裡,心裡就不是滋味。算算看,如今這後宅裡,除了她與福晉,每個女人屋子都有孩子了。武氏自從養了三格格納敏,變得都不怎麼出門了。如今宋氏又養了四阿哥,蘭琴那裡更不必說,年氏也有了孩子,可不是就她一個人是孤家寡人了。

“妹妹,爺這樣安排,隻有他的道理。我們做妾侍的,隻要遵從就是了。妹妹如今還沒有孩子,一定還有最好的等著妹妹呢!”宋氏也明白耿氏這是心裡頭不舒服了,蘭琴直接將四阿哥挪給自己養,怕是耿氏有想法了。

耿氏嘴角揚了揚,拿過宋氏榻桌上麵的繡繃,看了看,隻見上麵繡了幾塊石頭,還繡了幾個蛐蛐,很有幾分童趣。

“這蛐蛐的眼睛要繡出來,才點睛呢。我替姐姐加上幾針吧。”耿氏說罷,親自拿起上麵的針開始繡那蛐蛐的眼睛。

“四阿哥也不知道是個啥性子,琴兒將他放到我這邊來,其實我心裡頭也有點沒底呢。”宋氏其實心裡頭也沒那麼想接這個四阿哥,畢竟她自己年輕的時候與李氏與福晉都不對付。如今李氏沒了,福晉禁了,她們共同養過的兒子落到她這裡了,真是叫人唏噓。

“這個,妹妹倒沒想過。姐姐也不必這麼擔心。畢竟隻是個孩子,姐姐一心為他好。他還能不知道好歹。”耿氏心裡卻越發不舒服:自己還想養,都養不到,宋氏這邊還擔心。

待耿氏從宋氏這邊出去後,臉色便垮了下去。綠闌見耿氏一路悶悶地,便勸道:“格格,宋格格說得也沒錯,您一定會有更好的。養彆人的孩子,總不是自己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