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莉:那還跟我費那麼多話乾嘛,趕緊麻溜痛快的過來。
趙澤:好嘞!那我不得好好梳妝打扮一番啊,要不多給我們莫總丟份啊。
莫莉:你趕緊收拾吧,收拾好打車直接來我們公司,出來的時候給我發個信息,聽見沒有?
趙澤:!謹遵皇後娘娘懿旨。
莫莉:滾蛋!
莫莉掛上了電話,想窗外望了一下。此時外麵的天空一片晴朗,溫暖的陽光已經灑進了莫莉的辦公室,照在她身上,覺得暖意融融的,很舒服。
莫莉出了辦公室,直接回到了唐四海的辦公室裡。
剛一進門,唐四海就問道:“怎麼樣了?你老公什麼時候到?”
“我剛給他打完電話,估計還得過一個小時之後才能到吧。”莫莉回答道。
“好,過來了就好。剛才牛清華來電話了,說是馬上就到,那我們就先各就各位,各司其職吧。”唐四海說道。
北京時間上午9:15,唐四海帶著莫莉、吳永剛等一班中層管理乾部,迎候在公司電梯間的過道裡。
電梯門徐徐地打開,牛清華率先出現在眾人的麵前,唐四海帶頭鼓掌,所有人跟著一起開始熱烈的鼓起掌來。
“歡迎牛清華董事長蒞臨我們京城公司!”眾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牛清華先是一愣,然後舉起雙手笑著跟大家致意,說道:“京城公司的全體同仁們,大家好!謝謝大家這麼熱烈的歡迎儀式,謝謝大家了。”
牛清華說完這些,唐四海走過來與他握了手,然後挨個給牛清華介紹著來參加本次歡迎儀式的各位中層管理乾部。
當這個環節做完,唐四海領著牛清華一行人先是參觀了整個京城公司的內部環境,然後有領著牛清華來到了事先早已經準備好的會議室中。
雙方人員按照主次位序,依次做好,然後就開始了一個小型的彙報會議。
先是由胡清華簡單地做了一個講話,把本次來到京城公司的目的和意義闡述了一遍。然後再由資本部的劉建將這次主要調研的事項跟大家說明了一番。緊接著就是京城公司各個部門,就本部門的當月事項做了一個係統的彙報。
會議大概進行了將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才結束。
接下來就是由吳永剛帶領著資本部的同事,開始進行資本核算以及數字調研工作。唐四海與莫莉則是陪著牛清華回到了唐四海的辦公室。
牛清華剛進入到辦公室,一股濃鬱的茶香撲鼻而來,陳欣茹正在坐在唐四海的沙發區砌著茶水。
“我說唐總,你這是早就準備好了啊!真是讓我太意外了!”牛清華笑嗬嗬的來到茶台前,坐了下來。
陳欣茹用竹夾子夾起一隻白色茶盞,放到的牛清華的麵前,然後將早就已經砌好的公道杯中的茶水,倒入道牛清華的那隻茶杯中。
陳欣茹用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微笑著說道:“牛總,請用茶。”
牛清華雙手端起茶杯,先是用鼻子聞了一下茶的香氣,然後在用嘴去品茶,喝完這口茶之後說道:“嗯,不錯,上好的武夷山大紅袍。唐總啊,上次去我那裡,我還說你不懂的喝茶。可是這才多久的事兒啊,你這裡都有茶博士奉茶啦!哎呀,真是三日不見當刮目相看啊,啊?哈哈哈……”
被牛清華這麼一說,唐四海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說道:“牛總謬讚啦!我哪懂的什麼茶道,不過就是依葫蘆畫瓢,跟彆人學唄!正好我們這位陳秘書也略懂得一些茶道的規矩,我就讓她暫時充當一下茶博士而已,真是獻醜啦,讓你見笑,見笑啦!”
“誒,你們倒是都過來坐啊,莫總彆在那兒站著,一起過來喝茶,這個氛圍我喜歡。”牛清華朝莫莉招了招手。
莫莉和唐四海來到茶台前,分彆坐在兩側的單人沙發上。
陳欣茹繼續用茶夾夾出兩隻茶杯,用剛才給牛清華倒茶的方式,同樣給二人倒上了茶湯。
唐四海也學著牛清華的樣子,雙手端起茶杯,也同樣用鼻子聞了聞茶湯泛出的茶香,然後慢慢品著差的味道,故意裝出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
莫莉可沒有那麼驕矜,直接拿起茶杯,雖然也是聞了一下茶湯,但也隻是象征性的,然後直接慢慢地喝著茶湯。
茶湯入口先是淡淡苦澀,但是喝了兩三口之後,一股甘甜就從舌根處泛起,然後鼻腔中也出現了茶的香氣,這種體驗和品酒有些相似,但是絕非白酒所帶來的那種意境。
所以說,中國才是茶葉的祖宗,從神農發現茶葉,到茶馬古道茶葉傳入歐洲,茶文化一直是支撐中國文化與外界交流的橋梁。
這時候,陳欣茹已經給牛清華倒上了第二杯茶,牛清華繼續喝著茶,端著茶杯說道:“唐總啊,你這茶葉不錯啊,雖然說都叫武夷山大紅袍,其實產地還是不一樣的。我聽說,真正的武夷山大紅袍其實隻有6棵茶樹。”
“哦?這個我倒是沒有研究,你們兩個誰知道這事?”唐四海眼光看向了莫莉和陳欣茹。
“我也不懂茶,平時都跟著彆人瞎喝,覺得好喝就多喝一些,讓牛總見笑了。”莫莉端著茶杯,很謙遜地說道。
三個人的目光一起看向了陳欣茹,隻見她拿著公道杯,給麵前的三人分彆續好了茶湯,放下公道杯說道:“我是知道這個大紅袍這個茶的故事,當時學習茶道的時候,聽老師傅講過。
武夷山大紅袍是武夷山最負盛名的茶,被譽為“茶中之王”,生長在九龍窠內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經茶師評定,大紅袍茶衝至9次,尚不脫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它名茶,衝至7次,味就極淡。從而奪得了“茶中之王”桂冠,名聞海內外。
“大紅袍”名樅茶樹,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著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紅袍”石刻,這裡日照短,多反射光,晝夜溫差大,岩頂終年有細泉浸潤流滴。
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大紅袍的特異品質,大紅袍茶樹現有6株,都是灌木茶叢,葉質較厚,芽頭微微泛紅,陽光照射茶樹和岩石時,岩光反射,紅燦燦十分顯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