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武沁沁的手機傳出了提示音。
“好了!現在我們已經是微信好友了,沒事我們常聯係,我還有彆的工作,就不送你了。我可記住你說的話了呦!找機會請我吃飯啊!”武沁沁開玩笑地說道。
“沒問題!這個一點問題都沒有!那就下回我來取護照的時候,你喜歡吃什麼菜,我到時候取證件,我們直接就去吃。”文靜也還真當真了。
“我和你開玩笑的呀!你這人,還真當真了呀!”武沁沁說道。
“必須當真啊!就這麼說定了,下次來我做東,你可不許拒絕我啊!好啦,不耽誤你工作了,我走了,下次我取護照的時候我們再說。”
文靜伸手握了握武沁沁的手,然後轉身朝樓梯口走去。
今天護照辦得如此順利,文靜還真沒想到。此刻的心情特彆的好,看了一下時間,還不到下午16:00。
來到自己的那輛紅色的牧馬人吉普跟前,文靜將停車費結算完畢後,正要開車上道。
迎麵透過擋風玻璃,正好能看見北陵公園南門的全貌。
文靜的老家不是在盛京,來到盛京這麼多年,北陵公園還一次都麼有去過呢。
聽彆人說過,原來北陵公園的南門不是現在的這個樣子,現在的樣子是恢複了最早以前皇陵的本色。
反正現在自己回家時間還早,文靜決定在北陵公園的門前給自己留個影,於是驅車來到了北陵公園的門前。
下了車之後,文靜掏出自己的手機,給自己自拍了幾張照片。可是畢竟是自拍,無法把北陵公園南門的全貌都拍下來。
於是文靜找了一位路過的遊人,請她幫自己拍了幾張照片。
謝過了那個遊客之後,文靜來到了北陵公園的大門前,在售票處那裡取來了一份北陵公園的簡介,隨手拿著看了起來。
清昭陵,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的陵墓,位於盛京北部,因此也稱“北陵“。
陵園占地麵積16萬平方米。建築的平麵布局遵循“前朝後寢”的陵寢原則,自南向北由前、中、後三個部分組成,其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兩側對稱排列。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昭陵除了葬有帝後外,還葬有麟趾宮貴妃、洐慶宮淑妃等一批後妃佳麗,是清初關外陵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築之一。
清昭陵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建築布局
清昭陵,是在平地上建立的,主要建築位於中軸線上,其它建築對稱分布於中軸線兩側。昭陵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下馬碑到正紅門。主要建築有下馬碑、石獅、華表等。下馬碑,是封建等級製度的標誌,在下馬碑處,按照等級尊卑,官員須下馬下轎步行,兩側還有雕刻精美的石獅和華表等。過了石橋不遠處就是石牌坊,位於通往正紅門的中間路段,其上雕刻生動形象,是清代雕刻的珍品。過了石牌坊,就是正紅門了,是陵寢的大門,兩側院落東為更衣亭西為宰牲亭。
第二部分:正紅門到方城。主要建築有華表。石獅、石獬、石麒麟、石馬等。華表,是中國古代獨有的建築,其起源與堯時的“誹謗木”,供人留言提意,現已演變成為一種建築裝飾物。石像生,就是各類石雕物,本是驅魔辟邪,後來成為逝者身份地位的象征。石獅,代表王者、權威、高貴。石獬,代表統治者公正嚴明。石麒麟,祥獸,希望太平盛世常在。石馬,是皇太極最喜愛的坐騎。往前是碑亭,立有“昭陵神功聖德碑”,記載了皇太極一生的功德。
第三部分:方城、寶城、月牙城。與碑亭相對的就是隆恩門,過了隆恩門就是方城了,它是昭陵的主體建築,隆恩殿居於其中,後麵是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邊有角樓。過了明樓,是寶城,它下麵就是葬有皇太極夫婦的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