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趙家門前人來人往,大家都問著趙臨羨下一步是怎麼打算的!大家都想沾點光,希望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
趙臨羨現下還是要把心思放在嫃米上麵,畢竟這是根基,還是要廣開田,多囤糧。
蘇玉嫃則想著讓東莊村家家戶戶都開始養兩批蠶,特彆是養好秋蠶,這樣蠶出來的蠶絲質量好,做出來的錦緞也會得到有錢人家的青睞,還怕不能掙錢嗎?
趙臨羨覺得這也是個辦法,楊氏就在盤算著:“要是讓村子裡的人養蠶,不得幫他們賣啊!還要教他們怎麼養,我怎麼感覺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咱倆能掙多少錢?”
蘇玉嫃說:“娘,你這麼想,要是村子裡的人都養秋蠶,咱們多買幾台織布機,再織出精美的綢緞出售,利潤可不小啊!”
“這村子裡的人可精得很,他們會不會老老實實養蠶把蠶絲給我們呢!”
“隻要能讓村民掙到錢,他們也不會跟錢過不去呀!”
楊氏看著自家兒子說:“三郎,你說呢!不是還要去鎮上麵買宅子嗎?又買織布機啥的,能不能行啊!”
趙臨羨自然是全心全力的支持自己的婆娘:“娘你不用擔心,宅子要買,織布機也慢慢買起來,生意總要去做,不然哪裡知道行不行呢!”
既然兒子這麼說了,楊氏自然就不好說什麼。
這天見大家又來了趙家老屋,蘇玉嫃便和大家說了養秋蠶的事情。
反正趙臨羨學了治僵病的技術,隻要大家肯養,自然會統一告知大家治僵病的法子,而且會喊養蠶高手桑子來傳授大家經驗。
聽了蘇玉嫃的話,有人高興,也有人提出質問。
“三郎媳婦,你咋就這麼好呢!讓我們養秋蠶,你能得到什麼?”
蘇玉嫃知道有人會這麼問的,畢竟沒有利益的事情誰會做:“秋蠶吐出來的蠶絲會比春蠶的要好,我打算開一個小小的織布莊,你們隻要把蠶絲賣給我,我用來製成錦緞,這就是我的利益。而隻要你們的蠶養的好,吐出上乘的絲,在收購價格上,我也不會比任何一個收購的人低。”
大家開始議論紛紛,有人說這真的是個好機會,一家人隻要把秋蠶養好,那吃喝不愁了,也有人說,光靠養蠶能發家嗎?畢竟都是養過春蠶的人,那每年春蠶吐出來的絲,也就隻夠補貼家用而已。
還是村長有見識,幫蘇玉嫃說:“你們這些人,真是不知道好醜,知道鄰鎮有個烏村嗎?那可就是養蠶出名發家的,現在家家戶戶都修上了漂亮的房子,老婆孩子熱炕頭,比咱們東莊村強多了。再說養蠶也不是什麼難事,一家有兩三個娘們,就能養很多蠶了,男人們還可以到三郎的田裡幫忙,具體怎麼弄,我還要和三郎好好謀劃著。”
有了村長這句話,大家可像是打了雞血一樣,興致很是高漲。
蘇玉嫃見大家都同意養秋蠶,自然也不敢怠慢,先拿出紙筆寫上名字,到時候秋蠶的種子統一去烏村拿,順便叫桑子過來。
村子裡的人頭一次見養秋蠶還要寫上名字的,覺得新鮮極了。
王氏瞧著這一幕,心裡的氣又上升了幾分,江.氏則站在門口猶豫要不要上前去寫名字。
正準備邁開腿,就被王氏給喊住。
“二弟妹,來我家坐坐啊!”
江.氏想著肯定王氏有話說,便轉身進了王氏的屋子。
王氏口吐飛沫的說:“二弟妹,你看見了嗎?咱們兩個人想去三郎那裡撈一點好處,結果被婆婆給罵了個狗血淋頭,現在倒好,三弟妹要造福全村人了,這是幾個意思,也就是說,咱們這親兄弟還不如鄉親唄!”
江.氏也是歎息一聲:“三弟妹跟咱們是不熟,更何況她剛嫁進門的時候,咱們還得罪了她,現在她這麼做,能怎麼辦呢!”
“咋是咱們得罪她呢!應該說是全村人得罪她呀!那時候說她掃把星又不是咱們傳出來的,是村裡人傳的,你看看她還不是一樣不計前嫌。”
“大嫂,你彆生氣,咱們也跟著養秋蠶是的,總歸三弟妹不能不管咱們的。”
王氏就不愛聽這個話,嘴巴撇了撇:“二弟妹,你怎麼就這麼好欺負呢!咱們可是三郎的親嫂子啊!要真是跟村裡其他人一樣,還不被人笑掉了大牙,十裡八鄉的怎麼看我們。”
江.氏心裡怎麼會不知道,原本以為這親兄弟肯定能占更多的便宜,自己在娘家也會更有麵子,要真是和村子裡的人一樣,就養個秋蠶,估計娘家那邊也沒什麼好臉色看。
可婆婆擺明了不幫忙,再說那個蘇玉嫃,之前說的好聽,都是一家人啥的,可現在做出這樣的事情,壓根就沒把大家當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