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楊氏以為趙老漢肯定會在東莊村用飯的,所以根本就沒有準備他的飯菜,畢竟是鄉下人出身,即便現在條件好些了,也不會大手大腳的去浪費。
楊氏在廚房看了一圈,就隻有三個饅頭了,在拿了一些鹹菜給趙老漢充饑。
趙老漢已經不知道餓成什麼樣子了,能有口吃的就行,所以拿著饅頭就吃了起來。
楊氏還在念叨:“你說這麼好的事情讓你去辦,我以為鐵柱和鐵鍬總會好酒好菜招待你,誰知道你是這個模樣,現在看你還想不想著那兩個不孝子了。”
小竹子仰著頭問:“奶,什麼是不孝子。”
小竹子現在是最喜歡問為什麼的時候。
楊氏對於不孝子這個事,那可是有一肚子話要說:“小竹子,奶今天就跟你說道說道這個孝字。人呐都是娘十月懷胎生下來的,你看生下來的小孩子要多費心,做爹娘的完全是寧願自己苦也是要伺候好孩子的。所以父母含辛茹苦的把孩子養大,當然也喜歡孩子對自己好啊!就說你爹,對我和你爺那就是沒話說,供我們吃供我們住,但是你大伯二伯可就不是個人了,你爺回去,連飯都撈不著。彆說自己的親爹了,就是一個同鄉那也做不出這樣的事情啊!”
小竹子點點頭:“我明白了,幸虧我不是不孝的,等我長大了,不但要對爹娘好,還要對爺奶好。”
楊氏欣慰的說:“還是我們家竹子乖啊!”
小竹子還對繈褓裡的鬆寶說:“弟弟,聽見沒有,咱們要做孝順的孩子,以後你也得跟我一起孝順爹娘和爺奶,看爺奶對你多好啊!天天給你喂吃的。”
鬆寶一雙大大的眼睛看著哥哥,他懂啥呀!一個字都聽不懂,但看見哥哥和自己說話,就裂開嘴笑了。
楊氏看著這兩個孫兒,頓時什麼氣都沒有了。
趙臨羨忙活了一個多月,田裡的秧苗也長的很是喜人,能在春上提前將秧苗培育出來,那就說明第二季秧苗也可以,今年如果兩季稻米能都有收獲,明年就可以在全國實行了。
以前老百姓就指望著這點田地,一年收成一次,要是收成不好,那也隻能怨天不給飯吃,再怎麼難過也隻能等來年再種。
這樣就容易鬨饑荒。
有兩季稻米那就不一樣了,就算春上的收成不好,還有秋天這個希望,總比一年一季好多了。
祁謙也是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稻米上,畢竟糧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趙臨羨研究出來的第一季稻米,收成是在六七月份,正是很熱的時候,但趙臨羨和祁謙,兩個大男人經常帶著草帽子在田耕上溜達,有時候兩個人一坐就是一下去。
蘇玉嫃都開玩笑說他兩現在像是兩公婆。
趙臨羨和祁謙也沒想到,兩個人因為田而結識,並且結下深厚的友誼。
而何氏那邊,受到祁謙的冷落這麼久,並且崔氏的事她也隱約有所耳聞,總覺得對不起蘇玉嫃,但是她又不好意思跟蘇玉嫃握手言和。
還是祁夫人鼓勵她,錯並不可怕,知道悔改就不晚。
何氏這才鼓起勇氣去到趙家。
可想而知,楊氏對於何氏的上門,那是很反感的,直接冷嘲熱諷:“喲,這不是知縣夫人嗎?祁家的少奶奶,不知道來我們家有什麼事,不會又是想搞什麼路子吧!你可彆當我們是好欺負的,要再傷害我們家人,我這老婆子的命大不了不要了,也要一拚到底。”
何氏被楊氏說的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的,沉默了片刻說:“老夫人,您誤會了,之前的事情是我錯了,我是來道歉的,希望趙夫人能原諒我。”
“道歉!我家兒媳婦被你們害的,差點就沒命了,你就輕描淡寫的一句道歉就行了,這年頭真是上哪裡說理去。”
“老夫人怨我,我明白,那我把東西留下,希望你們能消氣。”
楊氏“淬”了一下:“就當我們趙家是乞丐啊!就拿點東西想讓我們原諒你。我可跟你說,我楊婆子當初窮的沒飯吃,都沒有不分是非過。”
喜鵲看不過去了,自家少夫人低聲下氣來道歉,這個老婆子也太過分了吧!正想為自家少夫人打抱不平,蘇玉嫃便出來了,對楊氏說:“娘,你帶著小竹子和鬆寶去後院玩吧!這裡的事情我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