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一年半前我從地裡挖出一個非常漂亮的瓷器,被劉家大公子知道,他帶著人過來直接將那瓷器搶走,一兩銀子都沒有給我,大人您一定要給我做主呀。”
“劉家大公子,搶走瓷器一個,好我記下了,我們人民軍一定給你做主,你們誰還要冤屈,都可以說出來。”
官吏剛說完,就有一個老百姓搶著說道“大人,我也有冤,半個月前我在街道上走路,無緣無故被趙府兩個護衛打了一頓,被打的地方現在還疼。”
“大人,我家是賣菜的,之前縣丞家一直在我這裡買菜,可是每次買菜給的錢都不夠。”
僅僅五個老百姓,居然說出是十好幾條冤屈,城外的農民羨慕住在城裡的人,卻不知道城裡的大戶更多,住在城裡的老百姓平日裡都要小心翼翼,說不定一句話就會招來一頓毒打,自己卻沒有地方伸冤。
官吏將這些冤屈一一記下,連老百姓的名字都記下,等回去後將冤屈彙總,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將一些大戶人家查抄。
記完冤屈的事情後,官吏又對這幾個老百姓說道“麻煩你們一件事情,我們人民軍剛剛占領海豐縣城,有很多人還不信任我們,你們可以幫助我們人民軍將剛才我們說的這些話去告訴其他人嗎?他們要是有冤屈,也可以過來告訴我,我和幾位同僚會在這裡呆一段時間。”
“大人,這事簡單,交給我了。”
“大人我也可以做。”
……
五個老百姓都願意幫忙,其中多少有一些讓官吏重視他們,能夠為自己的冤屈作主的意思。
簡單的說就是好處費,不給好處費怎麼會給普通老百姓辦事,當然,這都是明朝官府的情況,人民軍可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接受任務,五個老百姓行動起來,去敲起左鄰右舍的大門,將人民軍的事情告訴彆人,沒多久,便有新的老百姓磨磨蹭蹭走過來,將自己的冤屈告訴官吏,官吏沒有在乎之前這個老百姓沒有來的事情,直接將老百姓的冤屈記下來。
“哎呀,忘了一件事情,你們這附近有鐵匠、木匠嗎?”忙著記錄冤屈的官吏拍了一下自己腦袋,他怎麼將這麼尋找鐵匠木匠的事情給忘了。
“大人,我們這裡沒有鐵匠,有兩個木匠。”一個老百姓回道。
“木匠也行,麻煩你領著他們倆去木匠家一趟,我們人民軍找木匠有事情要做。”
“大人,我知道了,這就給兩位軍爺帶路。”說完,這個老百姓便為兩個人民軍戰士引路向兩個木匠的家走去。
查抄大戶人家和團結老百姓是重要事情,尋找鐵匠木匠也是重要的事情,人民軍要尋找鐵匠木匠送到虎頭寨,以增加虎頭槍、虎頭炮的產量。
虎頭槍、虎頭炮產量增加,才能迅速擴大火器部隊的規模,火器部隊才是人民軍對抗明軍的主力。
將海豐縣城和永安縣城的鐵匠木匠帶到虎頭寨是一件稍微麻煩一點的事情,人民軍對於明朝來說就是反賊的身份,明朝強大,鐵匠木匠不會輕易認為人民軍能夠推翻明朝。
反過來明朝大軍將人民軍圍剿,那接受人民軍雇傭的鐵匠木匠也要默認成為人民軍的一員,也是被圍剿的對象。
再加上虎頭寨比較遠,還處於大山中,僅僅是用金錢雇傭鐵匠木匠,是不會有多少鐵匠木匠願意接受雇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