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混成旅擊敗福建明軍的消息已經傳到和平縣,方南在幫助王盛榮部擊敗江西明軍後,不需要再去支援胡壯,轉而向南回歸永安縣城,打算與人民軍中央政府一起向廣州城轉移。
至於何言部能不能攻占廣州城,在方南看來還是比較穩,人民軍自舉旗後與廣東明軍經過多次戰鬥,十萬廣東明軍,如今也就剩下四萬左右。
廣州府原本是駐紮明軍最多的州府,但隨著明軍對人民軍進行第一次圍剿和第二次圍剿,廣州府境內的明軍大部分被調走,現在剩下一萬人都是多的。
何言的第三混成旅兵力高達兩萬,並且繳獲郭澉大軍大量火炮,有非常大的把握將廣州城攻下。
自第三混成旅擊敗郭澉大軍後,人民軍中央政府也是非常忙碌,一方麵要忙著遷移的事情,一方麵還要忙碌人民軍新占領地盤的事情。
一條條政令不斷從永安縣發出,發向人民軍治下各地,主要事情便是調集各縣官員到新占領的地盤,組建新的縣人民軍政府。
以目前人民軍的情況,用於治理整個廣東的官員數量勉強夠用,還好人民軍在大山裡多發展幾年時間,否則的話,想要治理整個廣東,就要多任用想要投靠人民軍的那些原明朝官員和豪紳商賈。
目前人民軍的政軍兩係都是以三年教育畢業生為主,在這之下,是大山裡那些勉強將常用字認識全並且會算術的山民,前者主要是官員,後者則是小吏。
隨著人民軍地盤的快速增加,同時人民軍獲得老百姓擁戴,人民軍也從老百姓中選擇合適的人擔任小吏,不過這樣的小吏,能夠識字的人少的可憐,在不識字的情況下,小吏是他們的.asxs.也是他們的終點,想要晉升,必須識字。
而那些識字的山民,之前因為沒有經過三年教育,懂的東西並不多,但隨著出山後擔任幾個月小吏,他們見識增加了,能力也隨之提高,可以提升階位,負責更多的事物。
那些三年教育畢業生們,在管理一縣之地時積累一些經驗,很快他們就要管理一府之地,應該不會多麼手忙腳亂。
政府的官員、小吏,軍隊的軍官們,都是人民軍的基礎,有他們,才能讓人民軍這個大集體穩固,才有把握在占領整個廣東後進行治理。
在明朝疆域中,不乏出現擁兵數萬甚至上十萬的反賊,但他們最終都被明軍剿滅,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缺少治理地盤的官員,最後將自己的地盤弄得一團糟,無法作為對抗明朝的基礎,失敗成為必然。
當然,能夠擔任官員的人,基本上都是心向明朝的人,他們願意在明朝做官,卻不願意在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剿滅的反賊那裡做官,就算有人加入到反賊那裡,人數也是非常的少,主要都是對明朝有仇恨的人。
隨著人民軍不斷擊敗明軍,人民軍治下變得穩定,增加推翻明朝的可能性,便有人想要投靠人民軍。
不過在人民軍有足夠人員使用的情況下,人民軍更願意用自己人,自己人更值得信任,那些要投靠人民軍的人,人民軍也不會完全拒絕,會先仔細調查一下,然後從最底層做起,有能力者,隨著時間和貢獻,可以不斷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