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雖少,但依靠火器部隊、先登部隊、擲彈兵部隊,王盛榮有底氣將宋應昌軍擋住。
王盛榮一直關注著對麵的宋應昌軍,見到待在信豐縣的宋應昌軍有了動靜,王盛榮便感覺到新的戰鬥要來了,當即傳令龍南、安遠兩縣的人民軍進行集結。
三月二十三,上一戰的戰場,宋應昌軍和王盛榮軍即將再一次麵對麵。
明軍一分為三,宋應昌命張浦將軍率領三萬明軍為左路軍,從戰場東側向王盛榮軍發動進攻;宋應昌又命蘇安晏將軍率領三萬明軍為右路軍,從戰場西側向王盛榮軍發動進攻,宋應昌親自率領四萬明軍為中路軍,從正麵向王盛榮軍發動進攻。
這一次宋應昌要不計明軍死傷,必須擊敗麵前的人民軍。
得到明軍三路來襲的消息,王盛榮滿臉慎重,要是兩軍正麵拚殺,人民軍不怕兵力更多的明軍,可現在明軍兵分三路從三麵進攻人民軍,這就有問題了,一個不好,一麵被明軍突破,這場戰鬥人民軍就要慘敗。
不過好消息也有,隻有正麵的明軍有戰車,東西兩麵的明軍都沒有攜帶沉重的戰車。
簡單思考一番後,王盛榮立即進行部隊部署,火器部隊三個步兵營和先登部隊一個團至人民軍右翼(西),先登部隊一個團和擲彈兵部隊一個團至人民軍左翼(東),正麵留下先登部隊兩個團和擲彈兵部隊兩個團。
這一戰,王盛榮決定將突破點放到右翼上,期望火器部隊三個步兵營能夠儘快將敵人擊敗,隻要將一路明軍擊敗,這一戰的勝利就將屬於人民軍。
戰場上,王盛榮軍已經停下腳步,原本全部位於前陣的火器部隊、先登部隊、擲彈兵部隊,在得到王盛榮命令後,迅速趕赴大軍兩翼。
王盛榮軍前方、左側、右側,十萬明軍在穩步推進,當正麵戰場上人民軍和明軍距離小於二裡時,兩軍火炮先後開火,幾十上百枚實心炮彈砸進雙方陣列中,給雙方都帶來不小的死傷。
西側戰場,蘇安晏率領的三萬右路軍沒有攜帶沉重的火炮和戰車,快速向人民軍陣列推進,雙方距離越來越近。
三百丈!
二百丈!
一百丈!
位於人民軍西側的火器部隊三個步兵營一千多名火槍兵,在眾多排長命令下,第一排三百六十餘名戰士手持虎頭槍齊齊向前方奔襲而來的敵人開火。
眨眼間,三百六十餘枚鉛彈與奔襲而來的明軍迎麵相撞,當即便有超過三百明軍被鉛彈擊中,大半中彈的明軍直接被重創,倒在戰場上。
這還沒有完,五、六秒時間內,一連三波一千多枚鉛彈撞進明軍陣列中,超過一千明軍被鉛彈擊中,或是重傷垂死,或是無力繼續戰鬥,相當於明軍的右路軍直接損失三十分之一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