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兄,你要的書我給你買回來了。”
一個壯碩的年輕小夥氣喘籲籲跑到陸璥家中,小心翼翼將從文華書店購買的四本書籍放到陸璥麵前的桌子上。
“辛苦你了阿弟。”陸璥一邊說一邊拉著氣喘籲籲一副傻笑模樣的堂弟陸堅坐下來。
“不累,我不累,就是跑得有點快了,歇一會就好。”陸堅笑嗬嗬的回道。
堂弟陸堅坐在一旁,陸璥已經迫不及待的翻開書籍,想要看看裡麵的內容。
陸璥今年二十二歲,是廣州城文人書生中的一分子,已經擁有秀才身份。
在廣州城的儒生圈子主要分為兩個,一個世家大族出身的儒生彙聚的圈子,一個是寒門出身的儒生彙聚的圈子。
寒門,指寒微的門第,過去專指門第勢力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現在則指貧民階層,但這貧民階層可不是那些真正的貧苦老百姓,寒門學子,讀書識字花費那麼高,可不是底層老百姓能夠供養得起。
陸璥就是一個寒門學子,陸家多少有點財富,但為了供陸璥讀書識字,財富都消耗光,為了供陸璥讀書識字,勞累半輩子的陸父陸母一個一個病倒,如今陸家隻剩下陸璥一個人,在親戚的幫襯下,陸璥總算擁有秀才身份,生活才漸漸好轉。
身為寒門學子,陸璥也是過過很長一段時間苦日子的,或者說大部分寒門學子都有過過苦日子,出身的不同,讓他們很難與世家大族出身的儒生混在一起。
人民軍攻下廣州城後,人民軍的一係列舉動,讓陸璥這些寒門學子產生很多想法。
最開始,陸璥也是將人民軍當作賊人,希望朝廷早日派遣大軍將人民軍剿滅。
可是之後,陸璥看到人民軍對底層老百姓非常好,給老百姓分田地,老百姓沒有食物吃也會提供糧食,有人欺負老百姓,人民軍會為老百姓做主。
雖然陸璥依舊認為人民軍是賊人,但不知不覺中對人民軍產生好感,這好感產生的原因很簡單,僅僅是因為陸璥是寒門學子,過過苦日子,知道底層老百姓的艱難。
世家大族出身的儒生是不會關係底層老百姓的,他們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流連青樓,不需要為生活犯愁,他們若是當官了,更注重發展家族,對於壓迫剝削底層老百姓的事情根本不在乎。
而寒門出身的儒生,不少人都是抱著讓底層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想法參加科舉,至於當官後有多少人真的去改變老百姓的生活,誰也無法說清楚。
反正陸璥腦海中就有讓底層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想法,所以人民軍的舉動讓陸璥慢慢的產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