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預備方案(1 / 2)

絞明 珩毅 3291 字 10個月前

會議一項項進行中,很快就到了最重要的一項,對人民軍來說,打敗明軍不是難事,最重要的是這場戰爭什麼時候結束,換句話說,人民軍要擴大多少地盤才會停止這場戰爭。

人民軍統治區內不知道多少人希望人民軍能夠一戰定江山,人民軍內部也有一些人是這麼想的,但包括方南、周磊、胡壯在內的人民軍高層都明白,一戰滅了明廷可以,但治理天下和抵禦外部敵人將是兩個艱巨的任務。

就比如說大明北方的韃靼人,在萬曆帝和一眾大臣眼中,韃靼人的威脅性還要超過人民軍,人民軍就在這裡,明廷一方堅信很快就能夠剿滅人民軍,但活躍在北方大草原上韃靼人來去無蹤,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給明廷一下,明廷派遣大軍,卻追都追不上。

在麵對韃靼人時,明廷大多數時候隻能采取守勢,而無法主動展開進攻,更不要說滅了韃靼人。

人民軍若是滅了明廷,那韃靼人就會成為人民軍的直接敵人,為了抵擋韃靼人,人民軍必須在邊關駐守大量軍隊。

人民軍總兵已經超過三十六萬,天下如此大,一方麵要在沿海地區駐紮重兵防備倭寇和西方國家艦隊來襲,一方麵還要在內部各地駐紮一定兵力,尤其是西南地區的土司,最後還要在邊關駐紮重兵防備韃靼人。

如此一來,三十六萬人民軍怎麼也不可能夠用,人民軍起碼要有七十萬兵力,在占領華夏大地後才能夠穩住局勢。

現在隻有廣東一地的人民軍不可能不可能擴軍到七十萬,占領天下後,人民軍也無法做到快速擴軍至七十萬,除非大量接受明軍降兵,但這裡麵會有太多太多的隱患。

軍事因素隻是一方麵,華夏大地太大了,即便人民軍政府官員數量超出正常值二、三倍,也無法做到管理全天下。

在這種情況下,人民軍高層是不願意一戰滅了明廷,先吃掉大明一口,然後積蓄幾年,最後一戰滅了明廷,這個時候的人民軍,軍、政都能夠做到控製天下的地步。

所以在會議中,人民軍一眾高層定下第一個方案,開戰後人民軍擊敗明軍,然後拿下廣西、湖廣、江西、福建四地,占了這四地後就再與明廷簽署停戰協議。

廣西、湖廣、江西、福建四地都是和人民軍統治區接壤,也是人民軍最熟悉的四個地區,軍情處特工將四個地區的地形圖都繪製的差不多,通過各種方式收買一批人,也比較清楚四個地區內部局勢。

以人民軍的兵力占領廣西、湖廣、江西、福建四地完全沒有問題,培養的官吏數量差不多也能滿足治理四地的需求。

可以說再占領廣西、湖廣、江西、福建四地對人民軍是最好的選擇,不過許多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快,會議室內一眾人接著就準備兩個預備方案。

第一個預備方案是將長江以南所有地區都占領,第二個預備方案則是將明廷滅了統/一天下。

當然,會議上隻是做出一個簡略方案,會議結束後還要由人民軍各部做出詳細計劃方案,比如人民軍某一部占領某一區域,政府某一官吏到某地新建人民軍政府擔任某個官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