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兩個明軍將領描述的實際戰鬥場景,李成梁不以為意,兩支明軍本來都是新兵,被人民軍輕鬆擊敗很正常,新兵被輕鬆擊敗,麵對精銳明軍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更何況己方兵力是人民軍的三倍,到時候就是人民軍被己方擊潰。
兩場小規模戰鬥結束,兩支人民軍暫緩前進,一方麵是打掃戰場處理一下俘虜,另一方麵則是等待後麵的大部隊。
前方的戰報已經傳回到王盛榮手中,王盛榮同樣看出來明軍是派兩支新兵來送死,主要目的就是讓人民軍輕敵,引誘人民軍前進,然後與明軍大戰。
最終的結果也是王盛榮想要的,王盛榮想要一戰將麵對的明軍李成梁部擊潰,那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
王盛榮再一次下達軍令,命第五到第八共四個師留下重炮團和輜重部隊,兩個師為一部,脫離大部隊繞一個大圈至明軍側麵,伺機對明軍側翼發動進攻。
作為前鋒的第一、二、三、四師與王盛榮率領的大部隊會合,十八個整編師為正麵作戰部隊,在正麵戰場準備與明軍交戰。
王盛榮部距離李成梁大軍駐紮區域越來越近,李成梁大軍終於動了起來,接近五十萬人馬橫跨南安府和贛州府,向著王盛榮部壓過來。
李成梁大軍前部行軍速度很慢,戰車都在前部,沉重的戰車嚴重拖累李成梁大軍行軍速度,但李成梁大軍不能丟下戰車,人民軍的火器對李成梁大軍威脅太大了。
行軍中,二月初二過去,二月初三上午也過去了,到了二月初三中午,李成梁大軍前部十五萬人馬即將與王盛榮部相遇。
王盛榮再派出兩個師輕裝前進,在距離明軍五百多米外火器齊射幾輪,立即撤退。
李成梁大軍前部十五萬人馬統帥是李成梁的兒子李如鬆,也是難得的將才,人民軍火槍齊射幾輪,有前方戰車遮擋,明軍死傷人數隻有幾十,看到人民軍撤了,李如鬆沒有選擇追擊,想要加快速度追擊敵人必須要放棄戰車,有戰車拖累,明軍就無法加快速度追擊敵人。
人民軍大部隊就在不遠處,李如鬆部根本沒有機會吃掉王盛榮部這兩個師,穩紮穩打才是正道。
現在明軍的目光都放在王盛榮部身上,根本沒有注意到王盛榮部有四個師已經繞了一個大圈,距離李成梁大軍側翼已經不遠。
五十萬大軍彙聚在一起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密密麻麻,人山人海,齊呼一聲響徹天地,齊跺腳猶如地震來臨。
一場總參與人數多達七十萬人的戰鬥,在曆史上也是有數的,就是這樣一場大規模戰鬥,即將在明軍李成梁部與人民軍王盛榮部之間爆發!
五裡
四裡
三裡
李如鬆率領的李成梁大軍前部與王盛榮部隊越來越近,雙方都在進行戰鬥準備。
當兩軍相距隻有二裡地的時候,李如鬆已經恨不得立即率領大軍衝進人民軍陣列中廝殺,然而當兩軍繼續接近的時候,王盛榮居然下令撤退了。
明軍前進,人民軍後退,雙方相隔一裡地多的距離,沒有增加多少也沒有減少多少,王盛榮在等待,等待繞到明軍側翼的四個師發動進攻,明軍側翼可沒有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