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德壽的話語中,師生們清楚了解到傳統醫學的起源、發展和現在的情況,實際上楊德壽的演講稿是程宣為其準備的,楊德壽照著念即可。
楊德壽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醫術高超,聞名整個廣東,是方南親自過去邀請楊德壽,才使其同意來廣州大學醫學院教授學生醫術。
另外楊德壽對本就出自傳統醫學的現代醫學並不排斥,這是選擇楊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為楊德壽的年齡和聲望,方南讓楊德壽擔任院長,屬於名義上的院長,醫學院的事物主要都由副院長程宣去處理。
會堂裡,楊德壽講解完了,輪到程宣講解現代醫學,在程宣的講解中,學生們了解到現代醫學出身於傳統醫學,隻不過如今傳統醫學幾乎已經將現代醫學這一部分拋棄,但現代醫學不可或缺,比如人受了相對嚴重的刀傷,現代醫學的醫生可以用針線將傷口縫上,加快傷口愈合速度。
在講解中,程宣告訴學生們一個知識,滴血認親並不可靠,經過現代醫學的醫生們研究,全天下所有人主要隻分為幾種類型血,血型一樣的兩個人,將一個人的血放進另一個的身體中,另一個人可以正常活下去。
聽到程宣講的這個小知識,學生們都張大了嘴,對自己剛剛學到的知識非常驚訝。
實際上醫學院其他傳統醫學專業的老師在了解這個知識的時候,也是驚訝的說不出來話,認為是假的,不過他們很快就相信了,現代醫學專業的幾位老師親自做實驗,甚至用自己身體去證實這個自己的說法是正確的。
真相就在眼前,不信也得信。
之前在程宣的話語中現代醫學看起來比較“血腥”,以至於學生們對現代醫學興趣不大,現在因為程宣的一個小知識,不少學生都對現代醫學產生興趣。
目前來說,治療過程血腥不血腥是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的一個劃分方式,傳統醫學主要是喝藥、按捏等,隻有針灸和血腥產生一點點關聯,不過針灸用的銀針很細,許多時候都看不到針孔流血。
但現代醫學的治療過程都可以用血腥去形容,用針線縫合傷口血腥,開腸破肚也血腥,一般人還真的難以接受現代醫學。
不過傳統醫學在治病上有不少局限的地方,現代醫學是非常好的補充,二者缺一不可。
講話到最後,程宣給學生們一個任務,醫學院將分為傳統醫學專業和現代醫學專業,距離正式開學還有三天時間,在正式開學前,需要學生們做出最終選擇,是選擇傳統醫學專業,還是選擇現代醫學專業。
醫學院的會議結束了,師生們離開會堂,有的學生沉默著,有的學生和好友議論紛紛,大家都在想到底選擇哪個專業,單單一個“血腥”問題,就讓許多學生放棄現代醫學專業。
三天時間過去,三百名學生中,隻有六十一人選擇現代醫學專業,隻占據醫學院學生總數的五分之一,不過程宣和一眾現代醫學專業的老師們已經知足了,現代醫學還很弱小,但總有一天會發展壯大,就像當初的人民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