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揚的假期不多,就隻有幾天。 這幾天他帶著銀杏爬了長城,還把王府井,後海都逛了一圈。倆人還去了一處毫無特色的地方,這是銀杏強烈要求的,雖然不知道她怎麼喜歡往這種地方跑,但是許揚對她一向是有求必應。 幸好許揚沒多問,否則銀杏真不知道怎麼答,總不能讓她說這地方以後會是一個出名的互聯網公司所在地。 在他假期的最後一天,許珍過來了。 “銀杏,晚上去我們家吃飯,彆說你不去啊,就怕你不去,我可是親自來請的。” 實話實說,許父許母對銀杏很好,但就是太好了,好得她都快招架不住。 每次她過去,他們各種噓寒問暖,就連許父都會關心她的學業和生活,讓她彆和他們客氣。許母還會專門準備很多吃的讓她帶走,全是她愛吃的。她也不是把東西給銀杏,都是直接塞給許揚,然後擺擺手讓他們走。 還沒等她找到理由,許珍又開口了,“這房子前兩天已經大掃除了,家裡的生活用品你上個星期也都買了,你麵色紅潤,也沒生病,就這麼說定了。” 竟然讓銀杏無言以對。 哎,真是盛情難卻。 “對了,你彆買東西,就空著手去。以後有機會讓你孝順他們的,上次你給我媽買的那個絲巾,挺貴的吧,老太太在家念叨了好久,你這次要是還買東西,她非給你錢不可。” 這是臨出門前許母特意讓許珍帶話的,說銀杏太客氣,還是個學生,講究那些虛禮乾啥子,況且隻是簡單的吃頓飯。 銀杏總覺得這句話哪裡怪怪的,絲巾是春天買的,也是去許家做客,她在百貨商城一眼相中,還真是挺貴的,二十塊錢哩。 “那條絲巾阿姨喜歡嗎?” “喜歡,你買的怎麼會不喜歡,天天戴著,要不是現在天氣熱,你今一準能看見。哎,我們這姑娘都靠後。” 旁邊的許揚急得直衝許珍努嘴,“大姐,我就說今天肯定帶銀杏過去,你怎麼又過來了?”銀杏這丫頭精得很,沒有萬全的準備,他都不敢開口。 看看看看,這就是典型的有了媳婦忘了姐。 許珍氣壞了,這小子在家一分鐘都呆不住,就跟有狼攆他似的。關鍵是還不敢承認,銀杏也是個沒開竅的,就連他們大院裡的人都看出苗頭了,她愣是不知道。 “行啦行啦,我來找銀杏有事。” “你找銀杏什麼事,給我說就行。”許揚一臉的不信,許珍看著想打他。 姐弟倆鬥嘴挺有意思的,銀杏在一旁笑眯眯的問,“許姐,什麼事?” “銀杏,這房子是我以前結婚買的,現在看著它膈應,又不想便宜彆人,你覺得這房子怎麼樣?要是覺得好,我賣給你,你好像挺喜歡的。” 當然喜歡,當然想要,可是要不起啊。許家一家對她好的沒話說,她怎麼能在明知以後的房價還大剌剌的接受。 圖一時的小便宜,失去的隻會更多。 “許姐,房子放在這裡也是個不動產,以後肯定會升值。” 也不知道李家兩夫妻走了什麼運,生了個這麼聰明的孩子,還知道不動產升值,許珍又感慨了一番,“我知道,姐按照市價賣給你,不出兩年,房子肯定漲,買著不虧。” “姐,你不喜歡就放著,這裡挨著學校,以後出租什麼的都方便,千萬彆賣,否則就虧。”這麼好的地段,過幾年買都買不到的。 其實許珍是想著肥水不流外人田,本著便宜彆人不如便宜自己人的態度轉賣給銀杏,哪知道這姑娘竟然知道房子要漲價,勸她不要賣。 害怕許珍堅持要賣,銀杏決定還是再勸勸,“姐,你要是真想賣,就再等等。我聽老師說國家要重點發展經濟,漸漸的物價肯定都要漲,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北京發展,房價百分百漲起來。等我畢業了,要是你還堅持賣,我就買。” 過幾年房子的市場隻會越來越好,如果許珍還堅持賣,那她就想辦法買下來,也不會有心理負擔。 殊不知,短短的幾句話,在許珍和許揚心裡同時翻起浪花,就連正在心裡默念單詞的許華都愣住了。 他們幾個在家其實也聽父親和母親說過一些事,萬萬沒想到,銀杏知道的不比他們少。 許珍把目光轉向許揚,許揚搖搖頭,他們倆一起看向許華,許華正疑惑的瞅著他們,三人一起搖搖頭,都在猜銀杏是從怎麼知道的。 許珍笑著問,“銀杏,你這理論一套一套的,都是從哪裡聽來的?” “我們學校的經濟學老師說的,有天我去操場上跑步,他在那邊跟他學生談話,我偷聽了一點。” 反正他們也不可能去學校找人對質,把鍋甩給教授毫無壓力。 為自己的機智點個讚。 “老師說了,以後隻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城市裡的人會越來越多,房子需求量會增大,供不應求就會漲價。” 許珍和許華對視一眼,暗暗的點頭。 銀杏的晚飯在許家吃的,她空著手去的,實在是許珍寸步不離的跟著她,壓根不給她買東西的機會。 大忙人許父也在,看到銀杏還親切的囑咐她要多吃點,有什麼困難就來找他們。 不過飯才吃了一半,就有人打電話來找他,許父接完電話後三兩口就把碗裡的飯扒完,跟大家說了一聲就出門了。 許母怕銀杏多想,給銀杏夾了個雞腿,“老頭子就是這樣,整天不著家,吃個飯跟打仗一樣。銀杏,你最近都瘦了,是不是學習壓力太重了。” 銀杏碗裡堆了滿滿的一碗菜,全是魚和肉,“阿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現在有機會上大學就要牢牢的抓住,我比叔叔輕鬆多了。” 剛開始她知道兒子的想法後,許母是不讚同的。 不是她勢力,而是兩個人一起過一輩子不容易,牙齒和舌頭從出生就在一起還是會打架,更何況夫妻。 結婚後柴米油鹽醬醋茶,婆家娘家自己家,哪個不需要照顧。再深的感情也會慢慢轉變為親情,如果沒有共同語言,最後隻能走向陌路,苦的不但是大人,還有孩子。 好在銀杏這孩子知進退,又有禮,向來以平常心對對待他們一家,既不巴結諂媚也不畏畏縮縮,更沒說貼著不放手。 尤其是剛才在廚房許珍把房子的事情說了一遍,許母更是覺得撿了個寶,沒料到小姑娘如此有頭腦,行事又坦蕩,毫無小家子氣。 他們許家的兒媳婦不要求多麼的優秀,但是品行好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