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回到家,難得的看到田雙和崔紅雙雙坐在院子裡打盹。 這幾天一到下班的時間,家裡就擠滿鬨哄哄的人,買瓜子的,稱花生的,砍價的,要包子的,你一句我一句,炒的人腦殼都是疼的。 今天因為佟老太太的緣故,客流量少了一大半。趁著這個空隙,田雙坐著睡著了,腦袋一點一點的。旁邊的崔紅更厲害,都快要“著地”了。 大概是太累的緣故,倆人都睡得很沉,連有人走近都沒醒來。 太陽已經下山,冷冷的晚風開始肆無忌憚的飄蕩。再這麼下去,肯定都會感冒。 銀杏輕輕喊了兩聲,方才把人叫醒。 睜眼看到姑娘,田雙趕緊坐直身體,“哎呀,杏兒,你回來了?” “媽,你跟崔奶奶去屋裡睡,我去做飯,飯好了叫你們。” 田雙伸著脖子往門外看,嘴裡嘟噥,“我不睡,就歪一會,今天提前放學了?” 不怪她這麼想,放學和下班的時間一樣,平時銀杏回來的時候家裡從沒這麼清閒過。 剛緩過神的崔紅,斜靠在椅背上,欣慰的望著銀杏,“我們就在這兒眯下,買東西的人一來就看得到,要是進去睡,人家以為家裡沒人。” 對著大門坐,有個風吹草動都能聽到。 看這架勢,銀杏就了然家裡人根本不知佟老太太的事,還被蒙在鼓裡。 隻管眼前一畝三分地,不顧外麵形勢翻天覆地。 也幸好一家人沒什麼野心,否則能力匹配不上,遲早賠精光,這才是最可怕的。 “請問這裡是那個賣鹹瓜子的銀杏商店嗎?” 銀杏回過頭,一個中年婦女正用手指著門口的牌匾。她一眼認出,是剛才在路邊圍著老太太買瓜子的一個人,嗓門特彆大,給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算算時間,應該是剛跟佟老太太掰扯清楚,就馬不停蹄的趕過來。 “是的是的,你是不是要買瓜子啊,快進來。大妹子剛下班吧,坐下來休息一會,我倒杯水給你喝。”田雙滿懷熱情的招呼。 經過這幾天,她已經完全鍛煉出來,招待顧客做的像模像樣。 從銀杏的角度看,她已經成功的讓客戶享受到如沐春風般的感受。所以說生活才是最好的曆練方式,它能徹底的改變一個人,也能完全的毀掉一個人。 不一會,呼啦啦的又來了一群人。每個人進來之前都會問一句,是不是賣鹹瓜子的銀杏商店。 田雙也特彆有耐心,不厭其煩的回答,聽不出有任何不滿。 忙完後,田雙終於知道佟老太太的事,還是從顧客口中得知的。她很氣憤,打算以後沒事就出去轉轉,多宣傳宣傳自家商店。 同時暗下決心,保質保量。 一家人憂心忡忡,不約而同的把希望放在銀杏身上,渴望她說出個子醜寅卯來,不知道何時她已經成為家裡的一言堂頂梁柱。 銀杏說無論做什麼,在保持原有的基礎上都必須要有創新,沒有新想法遲早被淘汰。可目前也想不到什麼好點子,實在不行搞個大促銷,提前做好宣傳預熱。 隻是得先好好規劃一番。 以至於銀杏第二天上課的時候還記掛著這事,放學後她特地去等車的地方瞧,佟老太太今天沒來,估計是昨天買賣不成蝕把錢,受了刺激也看清楚現實,不敢再隨便扯大旗。 總算可以稍稍放下心。 隻是這口氣還沒徹底鬆下來,剛進胡同口老遠的發現自家門前圍滿了人。 銀杏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她飛快的跑過去,撥開人群才發現大門緊鎖,屋內一點動靜也沒有。 有人認識銀杏,之前來過一次,知道她在讀大學,“小姑娘,你媽和奶奶怎麼不在家啊?今天還賣不賣瓜子?我兒子喜歡吃,過來多買兩斤。” 銀杏心裡七上八下,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肯定出事了,難道是老爸的腿複發了?否則他怎麼也不在。 “你們還敢在這裡買東西啊?這家人被革委會抓走啦。” 一個熟悉的聲音突然從後麵響起。銀杏不用看就知道,這是佟老太太的兒媳婦王紅梅,她說話特彆嗲,很獨特的音調,聽一遍就能記住。 人群整齊一致的轉頭向後看,“大妹子,你說的真的?被抓走了?” “騙你們做什麼,你們膽子真大,敢跟資本家來往。” 這話跟個深水炸彈似的,引起巨大的回響。 “資本家?” “大妹子,這家不是說是貧農嗎?” “真的是革委會抓走的啊?” …… 王紅梅故作高深的笑,踩著皮鞋邁著優雅的步伐慢悠悠的走回家。 關門前,還一臉看好戲的表情瞟銀杏,挑釁味十足。 銀杏恨得不行,肯定是昨天在外麵揭穿佟老太太行騙的伎倆,讓這家人起了壞心,王紅梅說的這麼篤定,革委會的事**不離十就是她家乾的。 不過當務之急是先把這些人穩住,再去革委會找爸媽回來。 “你們不要聽她講的,我們家是幾代貧農,我爺爺要還是紅軍,怎麼會是資本家。相信裡麵有人來買過瓜子,也知道我爸爸腿腳不好,過來北京就是為了治腿。這兩天是複查的時間,我媽媽和奶奶都去醫院了,一會我也要過去。商店關門三天,三天後正常營業,到時候無論是瓜子還是花生,每斤都便宜一毛錢,包子每個便宜一分錢。” 話剛說完,就有人說,“對,這個我知道,我見過男主人,上次來的時候他躺在椅子上曬太陽,腿不能走路,說是做過手術。” “你真見過?”有那種不信的,還要反複確認。買辦法,實在是不敢扣上跟資本家來往的帽子。 “是的,我還跟他說過話。” …… 人群漸漸的散開,很多人離去前確認是不是三天後開門真的會降價。銀杏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並且隻降一天。 躲在門縫裡密切關注事件發展的王紅梅,氣的直跺腳,小妮子太不好對付,簡直跟她那個奶奶一個樣。 隔壁的門吱呀一聲開了,從裡麵走出一個老太太。 說起來,銀杏和老太太還挺有緣。去年寒假回家在火車上遇到過,老太太姓吳,在中學當語文老師,老公已經過世,兒子在外地上班。她寒暑假就過去找兒子,這也是銀杏去年暑假在這邊呆了一個多月都沒看到她的原因。 一直到前不久崔紅住進來,銀杏天天過來,才發現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住在隔壁。 “小姑娘,知道革委會怎麼走吧?胡同口坐車,六站路下車就是。快過去看看你媽和你奶奶,你爸拄著拐棍也過去了。你彆慌,形勢變了,問題應該不大,去了好好說。” 吳老師今天沒課,一直呆在家裡,很清楚上午發生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