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許揚送銀杏上班。四位長輩都跟著一起。 崔紅想去學校逛逛。 她是個老師,到了任何一個地兒,首當其衝的就想去人家學校瞅瞅。更何況跟銀杏學校的幾個老師認識,在一起開過交流會,學術上說得來。 李大力他們則想去學校附近買房。 大院裡隻兩居室,三個大人一起過來,明顯地兒不夠。並且他們打算長期留在t市,除非女婿調走,否則這就是第三長居地。 如果天天住在女婿家,不像話。 姑娘在學校教書,他們把房子買在其周圍,方便她平時吃飯,下課後也能過去休息休息。 許揚不曉得嶽父嶽母打的主意,隻以為他們想去店鋪逛逛,把大家送到學校後,就調頭回部隊。 銀杏上班,許母去看交好的老師。 她們倆離開後,李大力和田雙崔紅三人就開始找房子。 挨家挨戶的問。 願意多出錢。 還真讓他們碰上了,跟店鋪隔三家的位置,那處住的是老倆口。他們以前是上海人,被派到t市工作,呆了大半輩子,如今年紀大了,想葉落歸根。孩子們都在上海上班,已經站穩腳跟,不會再回t市。 臨走前,他們想把房子處理掉。 李大力把房子裡裡外外轉了一圈,相當滿意。 這房子簡直是為他們量身定做的,格局和北京桃林胡同的房子幾乎一樣,大小也差不多。 老倆口是厚道人,見李大力腿腳不便,臉上掛著憨厚的笑,竟然還把價格降了幾百塊。 李大力這次到t市是有備而來,身上的錢帶得充足。彆看他平時穿著普通,可正經對外,也能讓彆人稱呼一聲李老板。 在t市買套房子的錢輕輕鬆鬆掏得出來。 早上出門的時候,他背了一個破破爛爛的包,裡麵大有乾坤,裝了一遝錢,打得就是隻要合適,立馬成交的主意。 李大力半點不猶豫,當場拍板,買。 老人著急走,二話不說帶著人去辦理房產證。 等銀杏下課回來,隻看到崔紅坐在那休息。 “崔奶奶,爸媽了?”商店裡沒他們的身影。 “買房去了。” 銀杏剛好端起茶杯喝水,一口水嗆在喉嚨管,“咳咳……咳……” 崔紅趕緊站起來,拍拍她的後背,“喝個水,又沒人跟你搶,急啥?” 銀杏好半天才平複下來,拍拍胸口。 “崔奶奶,你剛才說我爸媽乾啥去了?買房?我沒聽錯吧?” 銀杏崔紅用手隔空指向房子的方向,“跟店鋪隔三家的那處房子,主人家正好打算賣,你爸買下來了,以後我們就住那。” 銀杏更驚訝了,“爸從哪兒聽說人家要賣房的消息?”她就在附近,都不曉得。 “我們問的。” 銀杏皺著眉頭,“問的?一個一個的問?” 崔紅點點頭,“否則哪裡會知道,那老倆口剛準備賣,讓我們趕上了。” 銀杏,“……”看來無論乾啥事,功夫都要下得深。 拿著新鮮出爐的房產證,李大力和田雙滿臉笑容的走進門。 “崔姨,杏兒,房子到手啦。”李大力把房產證放到倆人麵前的桌子上。 田雙一臉雀躍,“杏兒,咱們在這附近買的房子,以後你下課了直接過去,幾步路就到。” 銀杏把房產證拿起來,一點不意外,上麵寫的她的名字。 等許母拜訪完幾位老師後,就聽說親家公在學校附近買了房子。 怎麼說了,相當滿意,特彆滿意,非常滿意。 倒不是她覺得親家公一家跟兒子住在一起,會奪走兒子。 而是大院的房子隻兩居,真心住不下三個大人,總不能一直讓兒子兒媳婦分居吧。 再說兒媳婦生了後,休完產假就要上班。如果把孩子帶到附近,她平時下課後就能哄哄帶帶,喂奶啥的也方便不少。 不過親家公親家母明事理,她也得有點表示。 過來之前,她也帶了錢的。 本來準備讓許揚幫忙打聽的,誰知她就出了個門拜訪了幾個朋友,人家就把房子定下來了。 速度如此之快,堪稱雷厲風行。 反正上麵寫的兒媳婦的名字,不是外人,錢還是她出比較好。 回去了就把買房錢拿給親家母。 下午,許揚來接時,也聽到這個消息。 他特彆佩服嶽父,隻要涉及到媳婦的事,那行動力杠杠的,毫不拖泥帶水,這時他跟軍人的行事作風有得一拚,乾脆利落。 和許母的想法一樣,他也沒打算讓嶽父出房子的錢。 不過他跟銀杏手頭上的流動資金不多,去年借錢買房子,借了大好幾萬的外債,如今還了一大半,還有小半打算年底之前結清。 按照先借先還的規則,嶽父的房子錢得最後給。 在t市呆了一個星期,許母準備回北京,要回去上課,不能再拖。 李大力有點不想回去,可北京那邊啥都沒安排,店鋪如今還關著門,一時陷入糾結中。 銀杏一錘定音,四位長輩一起來的一起走,正好有個伴,旅途不孤單。 她現在身體棒棒,胃口棒棒,也沒傳說中的孕吐,實在不必大驚小怪。 年關正是忙的時候,要過來也等到年後再說。到時候把店鋪托付給彆人,專心的呆在t市。而不是像這樣,白天照顧她,晚上輾轉反側的念叨店鋪。 在許揚和她的一再保證下,幾位長輩不停回首後,終於登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 大年三十那天,銀杏和許揚照舊跟著戰士們一起過得。 許揚兩隻眼睛跟雷達似的,就怕有人不小心撞著銀杏,恨不得把她圈外懷裡,一切危險因素均靠邊站。 李大力他們和往年一樣,回到張家灣過年。 田雙在三十那天起了個大早,蒸了大白饅頭。全家一起出動,拿著饃饃到牛兒坡的廟裡供著。無論怎麼說,姑娘懷上了,祈求菩薩再保佑生個外孫。 隻在家呆了幾天,他們又匆匆回北京了。 許揚介紹了幾個可靠的人給李大力,想讓他們接手北京店鋪的生意。 李大力相信女婿的人品,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得女婿青眼的,肯定不差。 隻不過他們以前沒做過,得帶一段時間。 他已經和人約好,初六上工,一個月為期限,如果過了考核期,以後桃林胡同的商店生意由他們負責。 至於那邊的服裝生意,孫家慧推薦了一位朋友,據說老實可靠。李大力也跟人講好,初六開始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