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多慶幸準備充分,以至於和李銀杏對質時絲毫不落下風,如今就有多後悔,辛辛苦苦的一場完全是笑話。 苗晴目齜欲裂,可她卻不敢大聲叫嚷。 抄襲的事一旦嚷開,學校百分百不會姑息,她立馬就會被開除。 銀杏就仗著這點,冷冷的看了苗晴一眼,做人還是實際點比較好。免費的午餐再用儘心機,也吃不到嘴,反而成了燙手山芋,丟都丟不掉。 轉過頭對著周美珍,“剛才說到哪了?”再不理會苗晴,時間寶貴,何必浪費在不想乾的人身上。 “說到那個實驗結果……” 銀杏和周美珍邊說邊往前走,隻留下苗晴一個人呆呆的站在原地。 印老師一路追著苗晴,隻不過腿腳沒那麼快,跟丟了會會,好不容易找到她,立馬加快速度跑過去。 左右瞅瞅,沒看到李老師。 幸好幸好,真怕苗晴跟李老師又吵起來。 “趕緊去實驗室,再做一遍實驗,如果結果真的有誤,我們重新想點子。你放心,肯定來得及,不會耽誤畢業的。” 還有一個多月,投個級彆低點的,一個星期寫完,半個月就會有回複。 已經打算好,親自出手幫助苗晴。 印老師自認為愧對苗晴,如果去年就投中文論文,說不定現在已經刊登出來。就算沒登,在她的指導下,以苗晴的聰明勁,第二篇小論文也已經出來,何愁會延期。 苗晴隔著淚水看印老師,模糊一片,很不真切,但是“畢業”兩個字刺激到她。 天大地大,畢業最大。 擦乾眼淚就往實驗室跑。 印老師又跟在後麵,急急忙忙的往實驗室而去。 走到半路上,碰到討論的熱火朝天的銀杏和周美珍,隻顧得上打個招呼。 “李老師,周老師。” “印老師,你跑這麼快去哪兒啊?”銀杏熱心的問道。 “去趟實驗室。”印老師朝前看看,苗晴已經跑沒影了,收回目光側過頭,對著倆人道,“有點急事,先走一步。” 銀杏和周美珍一同揮手,“拜拜。” “印老師對苗晴真好。”周美珍感慨,現在了還想著幫她擦屁股。 銀杏嘴邊泛起一絲不易覺察的冷笑,“得意弟子。” 周美珍突然想到自己,低著頭道歉,“李老師,對不起。” 銀杏虎著臉說教,“一次能說是識人不清,可以原諒,但是不能再二。” 說來說去,這回很險。 銀杏私下想想,覺得重生一回,她也有了傳說中的主角光環。 苗晴聽到個錯誤的創新,最終偷雞不成蝕把米。可如果結果是正確的,那後果真不堪設想。 沒有證據,僅憑周美珍的一麵之詞,誰能說苗晴不是原創。 隻會有人誇她是天才,年少了不起,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到時,如果銀杏大鬨著討回公道,就會被解釋為容不下學生,乃教師界的恥辱。再嚴重點,就是沒本事,要靠占學生的功勞升職加薪。總之,酒囊飯袋一個。 謠言就是這麼出現的,就是這麼越演越烈。 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汗水,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留下的隻有汙點和糟心。 周美珍早在發現苗晴當小偷時,就悔不當初。甚至抱著離職也要把屬於李老師的東西要回來的想法,準備擼起袖子大乾一場。 要不是銀杏再三說沒事,她絕不會放下念頭。 苗晴討不到便宜,報應已在眼前,周美珍比誰都高興。 教訓有一次已經刻苦銘心,鄭重承諾道,“嗯,決不會有下一次。” …… 苗晴到辦公室後,就開始東翻西翻,找論文看。 關係到畢業,她的腦袋特彆清明。短短幾分鐘已經想好,找兩篇論文,方法融合在一起,湊一篇小論文。 壓根沒想過要再做一次實驗,錯的就是錯的,再做一遍,結果也一樣,無法更改。 既知如此,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在上頭。 印老師到的時候,隻看到滿桌狼藉。 想罵兩句,又怕小姑娘承受不了,已經受到打擊,不能火上澆油。 接下來幾天,苗晴和印老師完全泡在實驗室。 親眼見到苗晴做實驗,印老師的態度逐漸微妙起來。 心中的疑惑越來越深。 從開始堅定不移的相信苗晴,到點點懷疑,再到徹底失望。 苗晴的動手能力實在是太差,以前隻見她拿出結果,從沒圍觀過她做實驗的過程,突然見一次,印象中的好學生大打折扣。 終於忍不住,有次草草吃完飯,問出口,“苗晴,你以前的那篇小論文……” 還沒說完,苗晴就生硬的打斷,語氣很有點不好,“已經是過去式,提它乾嘛。” 印老師心涼了一大截,總有個所以然吧,連為什麼都不願意追究,是心虛還是無能? 算了,不想了。 難得糊塗,李老師周老師都沒有損失,就那樣過去吧。給苗晴一個機會,但是下不為例。 話題無疾而終,苗晴黑著臉繼續做實驗。 印老師本來覺得有她在,加把勁,一個星期把論文趕出來。 萬萬沒想到,一個星期實驗還沒結束。 去找院長通融,院長一口回絕。 說的義正言辭,不能徇私,不能為了一個學生破壞學校的規章製度。 印老師嘴皮子說破,院長不為所動。再去找他時,辦公室的門緊鎖。 大論文上交時間到,苗晴氣得把之前寫的大論文撕成小碎片,扔了實驗室滿地。 看著一地的碎片,雙手捂著臉,大哭。 印老師一句話都不想說,自己都不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還指望著彆人欣賞,簡直是天方夜譚。 頭也不回的離開實驗室。 苗晴沒有絲毫懸念的延期半年。 六月底,宿舍空了。室友們一個一個的離開,有的工作安排在老家,有的留在t市,但是無一例外的臉上掛滿燦爛的笑容。 苗晴怨老天不公,怨李老師使壞,又怨印老師好高騖遠…… 沉浸在悲傷之中,無法自拔。 暑假來臨之際,銀杏的第二篇論文初稿完成。 接下就是反複的修改,打算開學前投遞出去。 院長對她的高速度高質量喜得合不攏嘴,私下找到她,“李老師,學校缺人才,特彆是教授級彆的,正打算培養一批老師。” ps:書友們,我是燕久久,推薦一款免費app,支持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模式。請您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