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1 / 2)

108

不知不覺之中, 這日子便翻過了正月,倉促中又踱過了二月,隻一晃的功夫便是三月初了。臘梅早已吐儘了芬芳,便是紅梅也漸次的零落了, 迎春花開了幾簇,那鵝黃的色澤點綴在綠葉白牆之間,隻遠遠看著便讓人心中明快幾許。

庭院裡的湖水已經化開了,碧波蕩漾間偶爾能夠見到錦鯉嫣紅的身影, 隻是湖畔的青石板路早晚依舊結霜,因此徐氏並不很讓程曦到園子裡去頑。但後院的小丫頭們有的已經換上夾棉的細布褙子, 因是春日, 徐氏賞賜下的料子便也多是青蔥豆綠等色澤,嫩嫩的顏色搭配著少女們粉撲撲的臉頰,歡聲笑語的穿梭在花紅柳綠之間, 隻一瞧便是一副景兒。

隻是這宅邸的男主人卻是無心欣賞了。

無他,隻因為隨著這春風一並到來的還有吏部熱熱鬨鬨的且三年一次的官員考評任調。

這官員考核由來已久, 自春秋戰國時期便有以賦人多少作為考核標準的‘上計’製度。秦漢將之進一步完善細化, 不但沿用了‘上計’製度的從政業績考核,還加入了思想道德的審查製度, 且進一步橫、縱雙向擴展:中央考察地方, 上級考察下級。及至唐代,中央集權的加強使得官吏的選擇考核被更加的重視, 唐太宗曾有言雲:‘為官擇人, 唯才是與, 苟或不才,雖親不用。’並以此開創了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的基調。

而本朝的考績還要更嚴苛一些,具體分由文武兩個係統進行,文官由禮部考功司負責,武官歸兵部武選司負責。但無論文武,考核都分為‘考滿’和‘考察’兩種。

‘考滿’是官員在任期內的定期考核,也是三年一次,每次根據‘考滿’官員實際的表現,給予中、優、劣等共計九級的評定,並以此決定官員的未來:或升或降或留任。

而‘考察’則是不論官員的任職時間,針對所有在職官員的定期考核。具體又分作‘京察’和‘外察’兩部分。‘京察’是對全體京官的考察,六年一次,而外察’是對所有地方官員的考核,三年一次。

而今年,恰好便是那六年和三年兩相重合的特殊年份。

且這考核雖是針對在職的官員的,但還有不少坐在後補板凳上的人也對這個日子翹首以待。

原因也極為簡單,隻因為這考核不但會有功者賞,還會有過者罰:貪、酷者削職為民,且嚴重者法辦;疲軟、不謹者免職;老、病者致仕;浮躁、不才者降職或調至閒散部門。

雖不是每個官員都會在考核中跌跟鬥,但到底還是一個坎兒不是?須知這朝堂的官位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既然可能有蘿卜被拔起來了,那麼總會有新的蘿卜被填進去不是?

因此且有很多人盼著考核呢。

再者不止欄外的蘿卜想下地,這在坑裡的蘿卜也是靜不下心的——官位低者想往高處走,任職於貧乏之地者想往富裕之處走,職位閒散者想往實權部門走……

故而每到此時,彆說吏部和兵部的大門了,便是戴權這樣能夠說的上一兩句話的太監也往往賺的盆滿缽滿。

又不僅朝堂之上,便是民間也大有借機發財的機靈人——候補的官員們總要到京城裡來排個隊吧?便是在職的官員,也要打發家人來儘點子‘孝心’吧?那些在京城中有宅子的人還好說,若是沒宅子,可不得租個院落安頓一家老小?

因此這時節,這房價也是嗖嗖的漲。

不過這些且影響不到林海。

林海的祖上是靜逸候,雖是姑蘇人士,但是既然跟隨了□□打天下,那這京城之中便也是有落腳的地兒的,且林家這代家主林海在翰林院中到底還是當過一兩年的編修,又娶了賈公獨女賈敏為妻——這新房可也布置在京城的宅邸中。便是之後因家慈過世而扶靈歸鄉,但到底還是在京城中留下了幾個可靠的老家人打點著,因此這屋子便也算不上荒蕪了去,隻需略略打理一番便可以入住了。

他也是奔著今年的考察而來的。

嚴格的算起來,林海的孝期在去年的年末便已結束了,可是卻依舊隻能賦閒在家:他便再是有關係有背景的探花,進了翰林院中也不過是一個稍稍比他人強上一點子的編修罷了,前麵且還有無數的人在殷殷期盼著呢!

便也隻能等了,隻等這滿朝廷的蘿卜坑什麼時候能夠空出一個來。

但他到底能稱一句好命,隻需翻了年去便是這朝中六年一遇的‘京察’和‘外察’並舉的年份——也是危險和機遇並存的一年,因此林海就果斷的舉家進京候補了。

而如此倉促卻也是無奈之舉。林家便再是曾經顯赫過,但到底現在不比當年了,彆的且不說,隻說這林海身上……不也沒有了爵位嗎?

又則那賈家雖好,但到底京城不比金陵,且賈國公又已過世經年,林海雖年輕,但到底在這官場裡混過又身擔著林家的族長,因此便越發的知道什麼叫人走茶涼,什麼叫時過境遷,什麼叫物是人非……便是賈家已經答應替他留意著了,但卻依舊放不下心。

他雖穩重,隻這事兒卻也非同尋常,因此便難免急迫三分,且又想著便是今年未能得償所願,但他人卻還是要回翰林院供職的,如此幾番思量,便和賈敏商定了,隻待開了春那運河解了凍,便上京城尋路子去。

卻不想人才到了京城,這路子……卻自己尋來了。

太子程錚派人遞上了拜貼。

可以說在接到帖子時林海整個人完全是懵逼的:

這是什麼?這是拜貼。

這是誰的拜貼?這是太子程錚的拜貼。

哦,這是太子程錚的啊……是太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