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第889章(2 / 2)

的確。

誰能想著叫他恨到不行的有名無實,居然也能救他的命了呢?

隻也到底還有‘名’在,且又有賈赦自己也不是什麼值得被‘放一馬’的存在……故被人順帶著收拾了也正常。

“不止正常。”林海搖頭:“該是有人十分快意於此才是。”

賈赦:“……”

“天要亡我?!”他當即驚恐道:“我不過一無德無能之輩,又如何就能得這般關注了?難道是我那弟弟——”

“全因賈兄姓賈。”林海且打斷他四下推諉的言語:“賈家一門兩國公是何等的風光……”

然後在賈赦的迷惘裡一搖頭:“看來賈兄真不明白。”

……

這不是疑問,而是肯定。

畢竟,以賈赦的腦子是肯定不能明白的:皇帝對勳貴那是久有心結,且看著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嶽父家,也能知道皇帝想要解開這心結……已是很有幾年了。

還不能全怪賈赦遲鈍,因為便林海自己,也是從這次金陵事件中才後知後覺有所察覺的。

勳貴,其實是不分什麼京城外地的。

或該說是本不該分的:

百年前□□結束前朝亂世之際也是天下英豪並起之際,後□□得民心所向入京登基為帝,英豪也多歸□□所用,且無論出身俱得朝廷封賞——自然了,因□□發家於金陵,故金陵及其一帶的人也是最得□□心的人,尤其是賈家兄弟這等作戰英勇幾經生死之境的。

可無論是誰,也無論他能得□□多少心多少厭,□□必是要‘論功行賞’的,否則天下難安!故這些個俱身具軍功之人也就此成了一體:因其在軍中的勢力而叫皇帝頭疼的‘一’大群‘體’。

甚至使得□□之後的三任皇帝……包括許宣穆之同之流的代行權力者都為此操碎了心。

——卻是架不住他們自己‘分裂’。

地域,其實並不是促成這些人最終分道揚鑣的最終原因,但地域上的隔閡有造成他們於利益上的割裂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集權和分裂,一個亙古不變的議題。

是在中央朝廷享受萬眾矚目的快感還是在地方上享受天高皇帝遠的逍遙,也是至今都一讓人難以擇決的選項。

這些個勳貴人家也能不例外。

□□封爵之際並未就將所有的勳貴之家都圈養於京城之中,他們或因自己的出身或因安國定邦的需要而被放置於帝國各個地方,雖京城中的勳貴於數量上而言有多如過江之鯽吧,但從對比上看也終是做不到傾軋全國的。

這一地理上的散布,加上歲月洗滌過程中權力的變遷動蕩,又有各家的興衰起落悲歡離合,最終無法避免的導致了各家的利益與各家的所處地域產生了難以撕裂的紐帶並終被其緊緊捆綁。

甚至於——便這些勳貴多是以軍功起家且其後人也因著和軍隊之間斬不斷的‘密切’關聯而使得曆代皇帝都為此而頭疼肝痛吧,但隨著戰火的熄滅、民生漸安百廢漸興,終亂世的殘影儘去國泰民安,勳貴們也不能總將自己就吊死在‘軍’這麼一條出路上啊?

在治世參政的路上,怎麼說也是文官走得多一些且更好走一些,而若論如何延續自家的富貴,在太平盛世裡也終究是以商摟錢更快更‘安全’些。

因而,勳貴的後裔們雖依舊有著旁人不可比擬的軍中優勢,卻終和軍隊漸行漸遠乃至於漸被隔絕……除了有曆任皇帝及權利掌控者的不懈努力,與他們自己的‘轉身’也是密不可分的。

再因為他們各自對‘出路’的不同選擇——尤其當這一出路必會受到其所在區域的很大地域影響的時候,利益根本的割裂也就隨之產生了。

且不斷擴大,終至能為當權者所用。

……

皇帝自然不會注意不到這點,注意到了這點的皇帝也漸漸開始主動‘關注’且利用起了這點。

——之所以是今上關注到並利用這種‘割裂’而非他的老子爺爺亦或是曾代行皇權的許宣,倒並非是因這些人俱不如今上,而僅僅是因為他們……‘生不逢時’啊!

勳貴們的割裂並不是人為製造的,它們是‘自然’的——也必須是自發的!任何一點來自於外界強勢力的探入都會遭遇到它們的反撲乃至於反向促成它們的再一次融合。

這點,從許宣和穆之同之敢聯手拒勳貴於權力中樞之外卻是不敢就挑撥他們自殺自鬥就可見一斑了。

而皇帝,就是那個終於等到了這一‘時節點’的幸運兒:

從‘必然’而言,近乎百年的變遷足以醞釀出許多非人力能在短時間內倉促達成的結果。

從巧合上看皇帝正位之前許宣和穆之同二人的代行皇權也給了很多人以希望——掌控乃至於實際上取代皇帝這個帝國最高、最終統治者的希望。

此外再有些諸如賈家這等開國時頂級豪門的衰落,各掌權者為自身勢力穩固而扶持壯大親信勢力一流的起起落落……也終讓皇帝等到了一條能將一整體撕裂的‘縫隙’了。

——所以他才會在給二皇子程鐶娶了一甄家女的同時再答應韋皇後為程鈺贏取侯家女了。

這兩個女人的背後,也恰正是一地域勳貴之最和一京城勳貴之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