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6 章 第 1216 章(2 / 2)

……

好在這等喪心病狂的慘案並沒有發生。至少也沒有就發生在眾人的眼前,故而,也就在一群又一群得到太子賞賜的貧民感激涕零的拉拽著那些個代太子施恩的太監侍衛不放手的時候,太子及郡主的車架也有一路轆轤而過,徒然留下一地的煙塵。

可以說,若非有皇家儀仗的威儀及隊伍中各色車馬也實有豪華奢靡之至,單看車隊離去的背影,同落荒而逃幾乎無甚區彆了。

……

…………

一路走,一路散。

好在動手之人終知曉凡事不能做得太過的道理,也好在程錚今兒帶的‘物資’極充裕,不至出現物資耗儘可‘乞討’之人卻還源源不絕的窘境。

又有這靈穀禪寺雖是建立於山腳下,可其依傍之山卻也並非是那人跡罕至的深山,而是金陵城外頗具盛名的紫金山,山中盛境美不甚收,古跡更是數不勝數……

故往來金陵城的道路也早就被參拜賞玩之人踏得是又平又寬,車架停下之際,也就更便於程錚程曦一眼便瞧見麵前迎駕的,整整齊齊排成一陣列的——

光頭。

今日並非豔陽高照之日……而金陵的冬日雖不如北方的冬日那般往往被大雪所覆蓋吧,但因著對金陵的人而言這冬天的太陽也是個‘稀罕物’,故今兒的天色也便是不能就道一聲雲層堆疊壓得天際都低沉了幾分,也可說一聲流雲的‘身軀’有將陽光遮蔽稀釋,投下的影子那更是將人將景都蒙上了一層清淺的黯淡。

繼而叫以諸位主持為首的諸位高僧身上穿戴的、織有金絲銀線的袈裟都黯淡了幾分。

卻是依舊不掩諸位高僧的光彩——他們便如他們手中由八寶串出的佛珠一般,便是黯淡了那也叫內斂……唔,也或許是因著帶著它們的人光靠著臉就能讓觀看者自動在腦海裡演繹出一場普度眾生的戲來吧。

麵對這一陣仗,程錚雖同樣——同之前入金陵行宮那日一樣——未下馬車,但為表示出自己對這位……一群高僧的尊敬,卻是有叫人大開了馬車門,於車廂內微微起身,半躬著道:“還請大師勿怪信男無理。”

那領頭的高僧不想自己竟能得太子如此‘禮遇’,便也急急忙忙地對著他回了一個佛家的禮儀。

而,這和尚之所以會這般驚訝乃至於驚嚇,也實在於:雖世間人常說佛門乃世外清淨地,但因於此門中修行的,也終究是未能全然勘破看破這一世俗的‘俗人’,便少不得會與世世俗依舊有牽扯了。

尤其在這頗有盛名的高廟古刹裡:越多的香火就意味著有越多的世俗供奉人,也彙聚著越多的紅塵雜念,便和尚念的皆是清淨經,卻也隻需他們所食的乃世俗物,就多是難以完全脫去俗雜念的。……尤其是對掌管著一整個寺廟衣食的住持而言:

人需要顧及的可不止於自己的一張嘴,更有這寺廟中上上下下的百數張口,又如何能以眾和尚的不飲不食為代價自己超脫塵世了?

再有,因著本寺廟的底蘊到底在這裡放著,往前來參拜之人的身份也多是不同凡響的,其於佛前祈求的心願……也就會不那麼‘目的純粹’了。故而,某些本不該為外人知曉的消息被身為外人的主持知曉……也真的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兒。

好在便有知曉這些信息,身為和尚的主持也終究不如那些正在俗世之中掙紮著往上爬世俗之人一般滿身滿心都被世間的塵埃汙染:雖也有不得不身染塵埃之時吧,他卻是終究——至少也是終有在儘力保持一顆不欲染塵埃的菩提心的。

便就……便就極快的將這絲由程錚引發的驚愕給‘拋之腦後’了:也管這位太子殿下又是因何而這般‘禮遇’自己呢?堂堂一國太子,終不至真就帶著這麼一大堆的人找自己一個‘世外人’的麻煩吧?

也隻需確定了這位太子無意於自己更無意針對自家寺廟中的僧人,那他們也真是無需因太子殿下‘此番借用他家的地兒’做什麼而懷有過多的警戒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