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薪800萬,在職業圈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真正從業多年的圈內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天花板級彆的價格。
彆看對外宣傳什麼職業選手身價過億。
那都是瞎掰,說出來唬人的,而且他們說話都很細節,用了些障眼法和套路,他們從來都不用年薪來說話,而是用身價來說話。
身價和年薪就是兩個東西。
身價代表著一個職業選手的商業價值,有的職業選手商業價值是很高的,所以身價非常之高。
可問題出在,身價這東西,是泡沫,商業價值同樣也是泡沫,讚助商看得上,這商業價值就管用,讚助商看不上,你商業價值和身價對外吹再高...也沒什麼用,看著嚇人而已。
這玩意,你聽起來很美好,戳一戳就破了,就那樣,再者,你職業選手有夢想,俱樂部不代表有夢想,很多豪門俱樂部說透了,也就是生意人。
生意人最斤斤計較的就是得失。
花上億買個職業選手?
腦子被車撞了?
花多少的包裝費,要多少年才能把這個本金賺回來?
所以說,身價這東西很多時間都是虛的。
不過人買了,吹也要對外吹的飛起來,不然怎麼吸引新的投資進來?
很多人的身價,對外是至少吹高了三倍。
這也導致很多外人都誤認為電子競技的職業選手收入很高。
這個觀點顯然是錯的,最頂尖的那一批人,收入很高,可再高也高不出那個框架,年薪一千萬,就是一個框架了。
而且。
理清楚一點。
年薪是什麼?
年薪是俱樂部一年給職業選手發的保底工資,不算讚助費額外的補助,不算獎金,假如說你今年某個比賽奪冠,那個獎金俱樂部和職業選手之間是有分成的,一般情況都是五五分成。
你贏了冠軍,拿了五百萬,俱樂部拿250萬,你選手250萬平分。
說是年薪800萬,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收入,一年賺的肯定不值800萬那麼點。
而俱樂部保底給你發800萬的年薪,這對頂級豪門俱樂部的工薪層次都是一個衝擊,養了你一個人,很有可能隊伍其他人的薪水空間要壓縮。
問題還在於風險,比起足球和籃球。
電子競技一朝崩盤太容易了。
一支戰隊,說隕落就隕落。
足球和籃球的球隊們,下滑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一年的時間光速崩盤,而電子競技戰隊是能做到這種一年三級跳,從最弱隊伍變成最強,再從最強變成最弱。
年薪800萬。
天花板價格。
買了以後,一蹶不振怎麼辦?
電子競技是個很吃成績的行業,你厲害的時候,所有的粉絲都會為你買單,代言費接踵而來,可一旦沒有成績了......情況有多糟糕也不說了。
所以,江洵給出的價格,很多俱樂部收到了報價,都默默退出了。
價格太高,風險太高,不單單是買不起了,這都快成一場風險投資了。
江洵這一招。
暫時給自己找了一個清閒。
因為江洵知道自己更重要的事情不是找下家,他也不想去找個下家,他現在的精力該擺在下一輪的對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