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書友尾號536、尾號940的打賞,感謝書友們的推薦票,老機會繼續努力。)
1993年,國家正在探索,如何讓高校、研究所得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gdp,這是件利國利民的大事,而清大無疑走在了前列。
這也有客觀的原因,一來清大屬於全國一流的理工類院校,可轉化的研究成果相比較其他類型的高校,自然多一些;其二自然是清大處於皇城腳下,對政策的敏感度,肯定要高一些。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科技成果的轉化,帶來的是實際利益的提高,這一點,無疑是最有誘惑力的,要知道,1993年,國家的重心全麵轉向經濟建設,對高校的支持力度有限,而搞科研,沒有錢怎麼行。
負責科技成果轉化的副校長朱常傑,今天剛到辦公室,就收到辦公室發過來的考察團介紹信。
“朱校,這是hf市宣傳部開出的介紹信,信中提出hf市萬燕集團將在近期組織對清大電子自動化學院的調研。”
“合肥萬燕公司?”
這個公司,朱常傑沒有聽說過,既然沒聽說過,自然沒必要高級彆接待。這樣的公司考察,每年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往往也就是形式上走一趟,借著清大提高一下名氣,至於科技成果轉讓,基本上也就是數十萬級彆,這還勞駕不了副部級的校長來陪同。
“高主任,這事你安排一下吧,既然是hf市打的招呼,就按市級標準來接待吧。”
高主任猶豫一下,說:“朱校,這樣恐怕不妥吧!”
朱常傑放下手中的筆,道:“這個外燕公司有什麼特彆嗎?”
“朱校,我查了一下萬燕公司的資料,這是一家去年成立的中美合資高科技公司,主要研究的視頻播放技術,他們第一款vcd產品已經開始銷售,首批一千台一售而空,聽說訂貨已經有三萬多台……”
“vcd是什麼?”
“和錄像機差不多,視頻用光盤存儲,他們來清大是尋求合作的,接洽函上已經注明,這次合作的金額將是兩千萬人民幣。”
朱常傑倒吸一口涼氣,兩千萬人民幣,這應該算是清大建校以來最大的合作項目了吧,記得上次中石油購買了機械學院一項深井勘察的機械專利,也就花了八百萬人民幣,當時科技部的人已經感歎,這是全國最大的知識產權的轉讓案了。
而且這又是國家扶持的高科技行業。
饒是朱常傑在養氣上已經練得山崩海裂,不行於色,此刻也是倒吸一口涼氣。
“到底什麼技術能值兩千萬,莫非又是盧偉搞出來的東西,沒想到啊,這老東西一直在謀劃再進一步,進校常委,還能搞出這麼個東西來!”
高雲芝搖頭說:“這次還真不是盧院長出的成果,辦公室已經調查的很清楚,是盧院長的關門弟子王岸然的技術。”
“王岸然?”
朱常傑眉頭微皺,這個名字他聽得很熟悉。
高雲芝補充道:“朱校,還記得一個多月前,電子自動化學院有個學生,放棄了麻省理工大學的留學機會。”
“是他?”
高雲芝點點頭。
朱常傑暗道:果然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一窩子怪胎,哦,不是,一窩子怪才。
“這事我需要向校長彙報,召開校常委會討論,可以肯定的是,接待的規格肯定不低,高主任,你先到電子自動化學院了解一下情況,擬一個接待方案,我需要在常委會上彙報……”
…………
果然高手在民間,設計任務書發出去兩個月,已經有團隊完成設計任務,哦,不是,準確的說,是一個人完成了整個設計任務。
郝富貴,燕京工程技術學院大三學生,土木工程專業,王岸然看到他的第一感覺就是很瘦,很黑。
而且這簡曆,怎麼看也不像是程序高手。
“這程序是你獨自完成的嗎?”
“一萬塊錢的事,如果有彆人,你看人家會讓給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