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芯國際剛成立,就遇到一個尬尷的問題,招不到人。
這個年代,大學生畢業,國家是包分配工作的,這是一個選擇,而另外一個選擇就是外企。
華芯國際隻是一個初立的民企,在人才引流上有著天生的劣勢。
很多人看到企業性質,就開始打退堂鼓,開玩笑,萬一這個企業倒閉了,自己也失去學校推薦的機會,豈不是高不成低不就。
在中關村,一個優秀的程序員,可以拿到兩萬一年,王岸然開出了四萬,來報名的也屈指可數。
要知道軟件也是華芯國際其中一個核心業務。
王岸然計劃招收至少200人的團隊。
至於集成電路、芯片方麵的人才,那更是沒有,每年學校培養的這些專業的學生,早早的就被各大國企、研究機構所預定。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沒有人乾,隻有自己乾,項目攻關上,王岸然手下沒有大將,郝富貴可以說是技術型的人才,可是在架構設計方麵,還是極大的短板。
為此,王岸然在公司規劃出200平米的麵積,購買了兩千餘冊專業圖書,又購置了三台微機,將從國外ftp站點上下載的最新技術文件放在局域網上,供員工瀏覽提升。
王岸然還抽空去見了一下蘇老,在蘇老的書房,王岸然感歎it行業的人才荒。
蘇老笑了笑,道:“那還不簡單,不管中科院,還是清大,都有大把的研究生,隨便分流一些,就能滿足你們的需要吧。”
王岸然苦笑道:“蘇老,人家是一頂一的科研、教育機構,我憑什麼使喚人家的學生啊!”
“憑什麼,憑你們的項目,操作係統,芯片,哪一項都是國家緊缺的……”
“可是……!”
該怎麼操作?
蘇老喝了一口茶水,看著王岸然,笑道:“看你平時挺聰明的人,怎麼到了這個時候就蠢起來,好吧,我就明說吧,讓你的公司和清大、中科院合作,成立研究機構,這不,課題有了,人才也有了。”
王岸然搖搖頭,“那研究出來的知識產權算誰的?”
這個方式,王岸然並不是沒有考慮,苦惱的就是知識產權劃分,他不想一開始就弄出一筆糊塗賬,從而影響他對未來的規劃。
再說了,自己一個在校研究生,在那個環境下,會處在什麼位置,能不能服眾,能不能在項目開發上做到萬眾一心,這都是值得考慮的事情。
“蘇老,你看能不能這樣,我以華芯國際的名義向中科院、清大分彆捐贈5台小型機,換取一個要求,今後華芯國際要成為中科院、清大的定點實習單位。”
蘇青森站起來,來回踱步,良久才說道:“那就看你的華芯能不能留住人了,岸然,你也知道,科院和清大的研究生,有三成都是要出國深造的。
其餘的基本上也被各大國企、事業單位、高校研究所預定了,花這麼大代價,你就不怕竹籃打水一場空。”
十台小型機啊?按照科院采購的,最便宜的小型機價格,也要一千多萬美元,折合人民幣上億,這小子現在喘氣這麼粗?
王岸然點點頭,十台小型機雖說價格不菲,但也沒有上億這麼恐怖,對於稀缺的人才來說,這筆生意絕對值。
“華芯的承諾自然有效,十台小型機下個月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