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陸陸續續廠家反饋過來的訂貨信息,讓王岸然大大鬆了一口氣。
總共來自全世界的訂貨量超過50萬片,這已經超越了王岸然當初預計的20萬片出貨量。
“王總,各大公司同時在要約函上,谘詢華芯科技的公司賬戶,在合同簽訂後,將定金打到華芯科技的賬戶上。”
王岸然來回踱步,想了想,還是說道:“張磊,通知各大廠家,華芯科技接受預定,但必須要求進行人民幣結算。”
張磊疑惑的問道:“王總,用人民幣結算是不是很麻煩,這些廠家的美元經過外彙管理局兌換給我們人民幣,萬一哪一天,我們需要大額的外彙,怎麼辦。”
怎麼辦,能怎麼辦。
王岸然笑道:“小磊,這次華芯科技來到灣灣,動用了一千萬美元的外彙儲備,你看我們還遇到什麼麻煩?”
張磊搖搖頭,明顯還是一副懷疑的模樣。
王岸然也不好跟他解釋太深。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中國,能夠每天堅持看新聞聯播,掌握國家政策導向的公司,肯定不會破產。
能夠每天關注地方新聞,政策導向的個人,這個人至少小康。
國家鼓勵發展房地產,你去發展房地產。
國家鼓勵發展新能源,你就去發展新能源。
國家宣布通貨緊縮,那你就憋著。
跟著國家的腳步走,你反正不會虧。
想想後世的華為,沒有國家的支持,能發展這麼大嗎。
這就是王岸然的底氣,因為國家也是要發展半導體相關產業,華芯科技必定要借著這股東風,發展成國家名片。
華芯科技要做的不是防著國家,而是開誠布公,王岸然相信,如果華芯科技想在國際市場上有所動作,即便是調用數以億計的外彙額度,官方也會想辦法予以解決。
不過算到具體金額時,王岸然也傻了眼,第一批50萬片的合同總價值,竟然達到了驚人的兩億美元,第一批30%的6000萬美元,在外彙管理局兌換成人民幣,打到了華芯科技的官方賬戶。
突然接到如此大額的外彙兌換,外彙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也是在納悶,又是哪一家大國企搞出的動作。
不過在詢問之後,發現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華芯科技,正在疑惑,這家公司是何方神聖,經過調查,發現是一家剛剛成立的民企……
而兌換人民幣的外商坦言,這隻是第一批,後麵還有70%的貨款需要兌換成人民幣。
70%,一點四億美元。
負責兌換的工作人員感覺腦子有點不夠用了。
這自然也驚動了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