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星科技融資20億美元,自然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在顯卡裡,華星科技已經做到了行業的頂尖水平。在內存芯片上,ddr內存已經證明了優良的性能。
那麼新的業務,到底是什麼業務。
20億美元可不是小數目,在這個年代,足夠造一艘航母,因此,高盛在第一時間向華興科技進行求證。
其中自然提起所謂的新業務,不過,華星科技以涉及保密為由,拒絕向高盛說明情況。
財務部門也在整理報表,事實上,在顯卡業務上,利潤的表現是超過高盛的預期的。
得益於王岸然超前的產品意識,華芯科技的產品研發方向,一直在最正確的道路上行駛,華芯科技的顯卡研發費用自然比起同行來遠遠降低。
省下來的就是利潤。
而利潤表現自然對估值有重要的參考。
王岸然原來的計劃是先把資本拉上船,再公布cpu和芯片製造廠的計劃。
不過財務總監師從古有不同的意見。
“王總,如果你出讓股份的話,沒有人會問你套現後的錢會怎麼用,但是如果是公司融資用於發展的話,按照慣例,公司必須要說明這筆錢的用途,因為投資者有權利知道這些!”
“宣布的內容可以和做的內容不一麼?”
師從古很肯定的說道:“最好不要,王總,企業跟你一樣,也有誠信可言,如果投資者對華芯科技失去信任的話,那結果可能是災難的……”
王岸然點點頭,華芯科技既然想作為中國第一家高科技企業,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試水,如過因為這個惹的一身騷的話,還不如現在就不融資。
公布還不是不公布?
就在王岸然糾結的時候。
三天後,華芯科技得到高盛、雷曼等十三家投行的意向投資書。
一周後,摩根、美林、貝爾斯登等十二家華爾街巨頭表示關注,開始與華芯科技公司的人員接觸。
這下五大投行都齊了。
於此同時高盛將拆分後的華芯科技,估值調整到八十億美元,其中提出的要求就是華芯科技需按國際財務製度改革,且需說明所融資金的用途。
第一條沒有問題,至於第二條?
王岸然可以肯定cpu項目要是公布,八成的可能,不是引發intel的焦慮,而是會讓全世界認為:華芯科技飄了。
投資者不上船,或者調低估值上船,這對現在的華芯科技來說絕對是巨大的損失。
胥成桃剛從港島回來述職,以一個旁觀者的眼光,給王岸然她的意見。
“王總,既然不得不公開,那就公開算了,如果投行給的估值不高,我們可以暫時關閉融資窗口,等他們給出我們滿意的報價再說!”
“可能要無限擱置了,cpu項目如果成功,必定觸動某些敏感神經,要知道intel、amd背後也是站著的也是這些投行,他們會資助一家華企跟自己的親兒子競爭?”
胥成桃笑道:“王總,華芯科技發展cpu業務,這是投行們能阻止的了的嗎?比起其他的因素,他們更多關心的隻是實際的利益,誰能給他們實際的利潤,誰就是他們的乾爹。”
王岸然搖搖頭,設計cpu這種芯片行業核心技術,可不能以一般的公司才揣測,美利堅政府可不是擺設,他們不會願意看到中國的cpu崛起。
王岸然引入國際資本的目的,也是通過這些國際資本,搭設一個橋梁,要知道五大投行背後的財團,那是在美利堅,也是有巨大的話語權。
想了想,王岸然不再和胥成桃討論這個話題,轉而說點其他的。
“成桃,我打算在華芯科技、華微軟件、未來科技,各拿出三個點的股份,設立員工股票池,這件事,你回去查閱一下同類公司的案例,趁這段時間拿出一份策劃案給我…………”
…………
經過對多家投行的接觸,高盛的估值雖然不是最高,但王岸然更看重的是高盛的影響力和出眾的遊說能力。
是不是跟高盛公司先行磋商一下,想來想去,王岸然還是搖搖頭。
為了穩妥起見,王岸然打算在投行裡放出風聲,試探一下各家反應。
第二天,都市郵報曝光重磅消息,經知情人透露,華芯科技將要進入cpu設計領域。
同行震動!
華爾街震動!
中國震動!
全世界震驚!
記者問費力羅對於這則消息的看法,費力羅毫不掩飾的笑道:“我希望這則消息是真的,intel歡迎全世界的同行,一起加入對微處理器領域的研究。”
不過記者從費力羅一臉輕鬆的神態上,可以斷定,費力羅隻是把這個消息當成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