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尋找外援(2 / 2)

大國芯工 推土機FFX 4349 字 11個月前

劉本偉不屑一顧。

“王總,我跟你說這句話是實事求是的,浸沒式光刻技術在七八年前就有立項,其中的困難跟你說,你也不清楚。

我隻想說明一點,有那個精力研究浸沒式光刻機,把精力投到紫光激光光源上,效果會好的多。”

看來在這個時代,大家的普遍意識就是,搞浸沒式光刻機是條絕路。

王岸然深吸一口氣,犟鴨子嘴硬的科研人員太多了,自己當初也是他們的一員,跟劉本清生氣,就是跟自己生氣。

這些人要是犯氣牛脾氣來,能把天捅破,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以德服人,哦,不,是以理服人。

“超高純度折射率液體,往往水裡有一粒微塵,或者一個氣泡,或者多了一些離子,都可能對加工造成巨大的影響。

再加上高純水浮在晶片上,目前的光刻膠中的分子會溶進水中,造成液體介質汙染,劉教授,我說的沒錯吧!”

劉本清在王岸然說第一句話的時候就愣住了,什麼情況,他懂。

待到王岸然將兩大技術難點合盤而出,劉本清說道:“王總,你……?”

王岸然裝著沒看見,背過身,繼續說道:“除了兩大問題,在實際操作中,也會麵臨平台的穩定性,校準係統,曝光時間等問題,需要按每台機器的類型多次調試……”

劉本清想給王岸然豎個大拇指,說一聲牛,這些資料可不怎麼容易找到。

“王總,既然你知道浸沒式光刻機的缺陷,還需要繼續堅持嗎?”

王岸然點點頭,說道:“為什麼不!劉教授,高純水介質我們可以自己研發也可以跟外國合作,厭水光刻膠我們也可以這麼辦,當然,也可以考慮在光刻膠上再噴一道絕水薄膜,沒有試過,怎麼知道不行!”

“我們試過很多種辦法!”

“那就再試,試到解決為止……”

王岸然毫不客氣,作為投資人,他是來發布命令的,而不是跟你討價還價。

浸沒式光刻機肯定是未來的方向,而且波長越長,通過折射後,縮微的效果越明顯。

況且,光刻機的波長並能完全決定芯片的製程,通過特定的曝光方式也可以提高製程。

事實證明,193納米的紫光光源,也可以進行65納米芯片工藝的生產。

以前世對半導體芯片製造的理解,浸沒式光刻,多重曝光方式能夠取得進步的話,完全可以將這台東芝的二手貨,改造成一台可以生產800納米工藝的芯片加工廠,甚至更為先進的320納米工藝也不是不可能。

隻不過芯片生產的效率,肯定會差很多,但至少說明一點,我們掌握了這項技術。

而且通過這一過程,華芯科技還可以積累這部分的專利,在asml前麵設置一套專利壁壘。

至於這套專利有什麼用,王岸然無法評估,按照他的估計,到那個時候,美利堅政府應該也會插手吧!

還有五年的時間,王岸然在紙上寫下磁懸浮雙工作台,浸沒式光刻係統,兩大未來發展方向。

這次他不打算,光靠國內研究機構的力量。

“該到尋找外援的時候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