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過便算,筱雨也懶得去弄明白。
鳴翠儘職儘責地將東西都收拾妥當,讓人給搬回了筱雨的小院。
寒暄完後,包奎堂便發話了。多的並沒有說什麼,隻提了兩件事。一是四少夫人身邊的人欺上瞞下之事,二是要帶筱雨入宗祠拜祭之事。
前一件事包奎堂提的時候也是一臉惱怒,想必也是知道了這其中真實的情況,說話過程裡一直恨瞪著包四爺。四爺許也是習慣了,經驗老到地低著頭受訓,不時地點一下頭。看起來是受教的樣子,實際上不知道他心思飛到哪兒去了。
後一件事筱雨是主角,包奎堂語氣緩和了不少,吩咐了幾個兒子各自要做的事情,還細心地叮囑筱雨後日去宗祠的時候不要緊張。
包奎堂還要忙生意,多說了兩句便帶著管家和長隨離開了。幾個爺們兒也都跟著退了下去。
從大少夫人到六少夫人都留了下來,聽耿氏的訓。
耿氏其實並不是個喜歡訓人的婆母,今日這樣的架勢也實在不多見。
有那聰明的自然明白耿氏這是借此機會敲打她們,要她們不得小覷了新入府的二姑娘。而不那麼聰明的,心裡也明白自己婆母這是要警告她們,收斂一些,管好自己的下人。
耿氏撇了茶末子,淡淡地說:“我包家雖隻算得上是不入流的商賈之家,但到底是個大家族,每日流出流進的銀子上萬兩,你們身為我包家兒媳,眼界可要給我放高些,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心裡要有一杆秤。”
大少夫人率先道:“母親說的是。”
“自己院子裡的下人,也得多敲打敲打,沒得讓那些眼大肚小的奴才給蒙騙了,還樂嗬嗬地賞人家銀子。”耿氏掃了一圈下邊低眉順目站著的另外五個兒媳,落到六少夫人身上的時候耿氏頓了一下,道:“我聽說,老六院子裡又有喜事兒了?”
六少夫人聞言忙站了出來,謙恭地回道:“回母親的話,采芝昨兒個不舒服,請了大夫來瞧,說是有喜了呢……”
聽到“采芝”的名字,筱雨表情一頓,斜眼瞟了鳴翠一眼,兩人眼中都有些深思。
耿氏抿了抿唇,朝六少夫人望去。
六少夫人是個美人胚子,不然當初也不會引得六爺上前調戲勾搭,隻是這些年在包府裡鬱鬱寡歡,迎合包家每一個主子,又受了不少的氣和委屈,整個人倒是沒了當初的明豔,反倒顯得卑躬屈膝的,比一般丫鬟都不如。歲月催人老,六少夫人的美貌經過時光的雕琢,沒有越發精致,反倒越來越普通了。
耿氏歎了口氣,道:“倒也算是件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