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嶺的變革已經走上了正軌。
康康已然成為了西嶺的掌權人。
就連楚彧,也漸漸退居了幕後。
有什麼事情,上林奎琪和珂鳶公主要找的第一個人不是楚彧和筱雨,而是康康。
雖然他還年幼,還是個身量不足的孩子,但西嶺朝堂上的人對他卻馬首是瞻。
也不知道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已經成為了朝堂眾臣的精神支柱。
在朝堂上,楚彧更像是他的老師。在康康有疑惑的時候,他會解答,卻再不會代替康康做任何決定。
康康越來越有帝王的姿態。
西嶺在不斷向前發展邁進,和大晉的往來日益頻繁,情洛江邊更是廣開商埠,發展沿江的經濟圈。
沿江城市在逐步興起。
相比起來,大晉的戰後重建進展得卻比較緩慢。
一則是因為曾家軍每到一處便對當地進行了十分嚴重的破壞,這使得重建的工作很是困難;二則也是由於吃下了南灣之後,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管理,偌大的南灣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臣服於大晉的,總會有一些起義軍打著正義的旗號要另立門戶,鹹寧帝不得不抽出相當一部分的精力來防止這些造反軍故態複萌。
相對而言,西嶺的發展遠比大晉要順利而有序得多。
楚彧心裡很清楚,他們來到西嶺的五到十年時間,乃是西嶺發展的絕佳時期。能否趕上大晉,就要看這幾年裡,西嶺能否發展到相當的一個程度,對大晉不再隻是望其項背。而顯然的,有康康在,這個目標想要達成,並不成問題。
在一次大朝會,康康宣布更改對楚彧和筱雨的稱呼後,楚彧總算能夠卸下身上的擔子。
康康一直聽筱雨說,覺得“聖父聖母”這樣的稱謂很奇怪。但奈何康康最先便是作為“聖子”出生的,後來成為西嶺帝王後,又被尊稱為“聖皇”,所以楚彧和筱雨被稱為“聖父聖母”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也未曾有人覺得奇怪。
但既然筱雨認為這稱呼不好,康康自然會尊重母親的意見。
他禦封楚彧為“聖大將”,筱雨則為“聖夫人”。等同於大晉的太上皇與太後。
朝臣雖然覺得奇怪,但這不過隻是一個稱謂而已,朝臣自然不會在此多做糾結。
“這稱謂稍顯得低調了些,倒是正合了夫人的意思。”郭嬤嬤對筱雨笑道。
筱雨頷首,道:“聽起來就像是是普通的臣子和臣子夫人,不起眼最好。”筱雨莞爾:“總比‘聖母’要好聽多了。”
郭嬤嬤疑惑道:“老奴倒是覺得‘聖母’之名也挺好聽的啊。”
筱雨悶笑一聲,含糊道:“嬤嬤認為的意思,和我認為的意思不一樣。”
“哪兒不一樣了……”
郭嬤嬤還是有些鬨不明白,但見筱雨沒有解釋的意思,便也不再多話,隻笑歎道:“朝臣都覺得,大公子給將軍和夫人改了稱呼,其實也有隱喻的意思在裡頭,是在告訴眾臣,將軍和夫人會不再插手西嶺事務……朝臣們倒也是想得過多了。”
筱雨笑道:“也不能說他們想太多了,其實,我們是有這個意思的。”
“夫人?”郭嬤嬤驚訝道。
筱雨點了點頭,道:“的確是這樣。康康表現得很好,夫君他不想繼續在朝堂上,讓康康覺得有隔閡,也讓朝臣們尷尬。”筱雨道:“急流勇退,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郭嬤嬤遲疑道:“大公子到底還小……”
“嬤嬤就不要再將康康看成是個小孩子了。”筱雨歎道:“他已經遠比一些大人做得更好。”
郭嬤嬤沉默了片刻,輕聲道:“老奴就是覺得……大公子這樣,今後會比較辛苦吧。”
“沒關係,康康要是覺得辛苦,我這個當娘的,再多給他熬一些湯水給他喝。”
郭嬤嬤頓時悶笑一聲。
“嬤嬤笑什麼?我覺得我的熬製的湯水很好啊。”
筱雨說著自己也繃不住笑了起來。
“夫人可不要再折磨大公子了,大公子是真的不想長太胖……”
筱雨直笑。
康康的“減肥計劃”有了成果,大概是運動得合理,他臉上的肥肉不但消去了,而且還竄了個,比一般同齡的小孩兒長得要高些。
他作息規律,從不勉強自己打破正常的作息,麵色也一直很紅潤,看上去十分健康。
康康真的是一個從不需要大人來為他操心的孩子。
有康康在,楚彧逐漸地不怎麼忙了,陪伴筱雨的時間大大增多。
樂兒自從那天不排斥彆人抱之後好像開了竅,彆人再要抱她她也不會嚶嚶哭了。尤其是當楚彧陪伴她的時間增多了以後,她倒是更喜歡和楚彧玩在一起。
不過比起另兩個兒子來,樂兒真可謂是淑女。
她不鬨騰,不管是興奮高興的時候,還是難過傷心的時候,笑也好,哭也罷,她都是小小聲的,讓楚彧和筱雨都十分憐惜。
他們生有四個兒女,樂兒是唯一的女孩兒。
雖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不得不說,筱雨投入最多的關注是康康,其次最疼愛的便是樂兒。
騏兒驥兒兄弟反倒沒怎麼讓他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