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訂閱!不要訂閱!不要訂閱!
======================================================
本書起點首發!本書起點首發!本書起點首發!
======================================================
就在霍方一行帶著幾輛馬車朝著河源郡一路狂奔的時候,皇宮裡終於傳來旨意,召李淵進去。話說李淵和楊廣還是表兄弟的關係,李淵的母親和楊廣的母親都是北周獨孤信的女兒。不過李淵並沒有因為有這層關係受到優待,這一次李淵還是讓人帶消息給他的外甥女王氏,讓王氏在楊廣麵前說了些好話,這才被召見。
沒人知道李淵是如何平息皇上的怒火的,早上出宮的時候臉有點腫,有傳言李淵自己抽了自己兩百多個嘴巴,才讓皇上滿意。
其實各家手上都有一支人數不少的私兵,皇上很多時候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真給逼急了,大家將手上的私兵轉移到更隱蔽的地方,豈不是更危險?這一次,楊廣不過是借題發揮,敲敲打打底下這些人。
可這一次李淵卻被嚇壞了,自打楊廣即位之後,李淵感覺自己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每天都活得小心翼翼。儘管如此,皇上依然沒有放過他的意思。以前的皇上雖然也經常取笑他,羞辱他,但並沒有流露出殺機。可是這一次,李淵清晰的感覺到,皇上已經有了殺他之心。
皇上一旦對某一個人動了殺念,那就相當危險了。尤其皇上還不說出來,放在心裡一直醞釀著,讓你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等到爆發的那一刻,那就是圖窮見匕的時候了。
被召回的李世民,回到家就被李淵關到柴房裡去了,任誰求情都沒有用。這一次因為他擅自做主,差點讓李家萬劫不複。
李世民一開始還不服氣,可是當李淵讓他看了絹布上的字之後,李世民終於知道了問題的嚴重性。
“濟世安民”。
這是李世民四歲的時候,一位自稱會相麵的書生說的,“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
所以父親李淵便采“濟世安民”之義為他取名為“世民”。
在普通人眼裡,“濟世安民”或許是一個美好的祝願。可是皇上卻不這麼看,這個世界上,除了皇上,彆人誰有資格“濟世安民”?
一個喜歡禦駕親征的皇帝;一個打仗的時候都不忘刷存在感的皇帝;一個想要名流千古,萬壽無疆的皇帝,他會允許彆人替他“濟世安民”嗎?
李淵收到消息,據說當時皇上身邊的寵臣還多嘴說了一句話,“這唐國公家的二公子非要在聖上東征這麼關鍵的時候結婚嗎?”
就這一句話點燃了皇上的怒火,楊廣是不承認第一次東征失敗的,隻不過勝得不明顯,但也基本達到了心理預期。隻不過蠻夷之國不講信用,所以他打算再去教訓教訓他們。
在楊廣看來,上一次東征之所以沒有大獲全勝,就是因為下邊的人沒有儘心儘力,沒有充分領會他的戰略意圖,執行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