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是我們高陽縣的福星(1 / 2)

天氣越來越冷,如意坊的生意還是一如既往地好,而且罩衣也是賣地常常斷貨。

進入臘月,何老板又派人來拉走了一千五百件罩衣,距離他上次拿貨才過了短短七天。

也幸虧是陳星言有先見之明,早早地將罩衣的製作給流水線化了,要不然,哪裡能供應得上何老板這樣的大客戶?

陳星言在何老板第三次拿貨之後,就跟方氏商量了一通。

最終,決定讓方氏在家負責將這些罩衣都裁剪好,然後再統一配發給過來領活的人。

因為不需要再裁剪了,所以女人們的手速也就更快了。

隻需要縫製,一天可以輕鬆地做完兩件,有些手快又願意多乾的女人,一天可以做出來三件了。

上柳村,盧荷花也在家裁剪,然後再統一地放出去,這收回來的罩衣數量也大大增加。

因為不需要裁剪了,所以這一件罩衣的工錢也就下降到了四文錢,而方氏他們這裡裁剪十件罩衣則是有一文錢的進項。

彆小看這一文錢,方氏他們一天就可以裁出幾百件來!

更何況每回去交成品時,陳星言每一百件就會再給她五文錢,一千件就是五十文呢。

現在除了盧家村這裡,還有方氏娘家的村子都是從她這裡接活交活,所以方氏的收入可以說是最高的。

方氏帶著自己的幾個兒媳婦,還有女兒一起乾,再加上裁剪的時候用了陳星言說的法子,可以一下子裁五六件,這速度自然也就顯出來了。

盧家村的村民們乾地熱火朝天的,罩衣的事情,縣令大人自然也知道了。

縣太爺原本是沒有把這個當回事的,可是直到看到自己家的下人也穿上了這看著有幾分新奇的東西,再加上最近幾天耳邊也總有人叨叨這個,自然也就多了幾分注意力。

師爺被他叫了過來。

縣太爺主要也是想要弄清楚了,這罩衣如此新奇的東西,是如何在高陽縣這麼個小地方出現的。

“回大人,這罩衣是盧家村的如意坊做出來的,也就是清水鎮巡檢使盧大熊的妻子琢磨出來的。聽說是因為盧家村太窮,而陳娘子擔心大家都不好過冬,便弄了個如意坊出來,先是收的山裡果和各家各戶種的一些果子做藥材做吃食,再後來又弄出來的罩衣。”

縣令挑挑眉,“你說的是盧大熊的妻子?她竟還有這等本事?”

“回大人,據說那位陳娘子腦子還傷著的時候,便有一手好繡工,咱們高陽縣裡唯一一個會雙麵繡的,便是這位陳娘子。也是憑著這份手藝,賺了些銀錢,再之後,慢慢恢複了記憶,這才聯係上了江南陳家。”

師爺那可是縣令的首席謀士,關於這高陽縣一切的有名有姓的人物,都得弄地清楚仔細了。

縣令對於他的解釋表示滿意,“難怪今年清水鎮的稅收上來的這樣快,十有八九與這位陳娘子脫不了關係。看來她倒是我們高陽縣的一顆福星呀!”

“大人說的是,彆處不敢說,隻是盧家村如今是人人都有棉衣穿,如今家中也都是燒上了炕,估計今年盧家村不會再有凍死的人了。”

“這就好。清水鎮也是咱們高陽縣的大鎮,這位陳娘子既然是有幾分本事,那咱們縣衙這邊也要多多支持,旁的不說,隻要是能讓清水鎮的百姓們都跟著沾些好處,不愁吃穿了,這就算是大功一件了。”

“大人心中惦記著百姓,這是百姓之福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