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弦接下寧氏核心項目,不過幾個月就讓寧氏看到了她的存在,真正讓她進入了那些董事股東的眼。
他們才發現,寧明素來提及的女兒竟是如此優秀!
“寧董生了一個很了不得的女兒。”
“這樣一來,顯得那位太子爺不夠看了。”
“我本來以為,寧董是愛屋及烏,可是現在看來不是這樣,這孩子是憑借自己的能力讓寧董看重的。”
“太子比之遜了,我看那,未來的事說不準嘍。”
寧時安他們也知道,從前常常聽,後來就很少了,寧董掛在嘴邊的不再是寧時安了,反而是那個更年幼的女兒。
起初,他們對驚弦的印象隻是寧董的女兒。
現在,驚弦以實力刷新了他們的認知。
他們終於注意到了這位年紀小小,本事不小的寧董女兒,能帶給他們更多利益的人。
沒有人介意手裡的錢更多的。
幾個股東私底下聚會琢磨著,寧董看重的人,也許很早就變了,而他們自然更希望未來的掌舵者是更有能力之人,帶領寧氏發展更好。
寧時安還默默無聞,驚弦已經在完成核心項目之後,憑借能力在股東眼裡刷夠了存在感。
這一單為給他們帶來不少分紅。
寧明拿到報表也很滿意,並且是越來越滿意,欣喜之情溢於言表,秘書見了適當的誇起了人,寧明說:“讓她聽見可就驕傲了。”
隻是那笑,至始至終都沒壓下。
秘書:“是是,所以隻在您麵前說。”
寧明不隻是看了結果,也問了過程,這讓他想起了當年的自己,是如何的意氣風發,壓製全場的。
“想不到最像我的竟然是驚弦。”寧明有一瞬間的恍惚,追憶往昔,十分感慨,“隻不過,當年我在她這個年紀,還沒有這樣的能力。”
他給驚弦發消息:【我看到了,那些股東都跟我誇你,我還以為能難到你,沒想到你還是做得這麼好。】
更換繼承人的心,再一次動搖了。
驚弦對誇獎這點,不置可否,這些年來,誇讚的話聽得太多了,她已經習慣了,無論是外人還是有血緣關係的人。
【這是這次合作有功的人員名單。】驚弦按功分配發放獎勵,出手很大方,小組裡的人收到銀行卡裡轉賬高興壞了。
這可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凡事都是有一就有二,現在他無比自然將另一個核心業務也交給了驚弦去做。
寧氏核心業務有三種,驚弦已經接觸到兩種了,寧時安還在為了讓寧明滿意而努力,寧明交給他的隻是一些小業務,他做出的結果還不能讓寧明入眼,甚至於寧明拿到寧時安的成績單之後,還把交給寧時安的業務停了。
寧時安晴天霹靂:【爸爸,為什麼突然不用我做了?】
寧明:【你交給我的就是這樣的成績?】
寧時安成績實在不能讓他信服,想要進公司可以,本職得做好,為了業務荒置學業,本末倒置了。
這是寧明很不滿意的地方,寧時安實在是拎不清,在這點上,驚弦做得比他好多了。
業務也沒見他做得有多好,學習也沒搞好,不如專心學習得了。
寧時安一滯,爸爸知道他的成績了,他也知道兼顧不過來,所以選擇了業務,沒想到現在爸爸對他的學業不滿意了。
他保證:【爸爸,我會把成績搞上去的,不要讓我停業務,我會都做好的。】
寧明:【我不是在和你商量,這是通知。】
他沒希望了,寧時安停在了通訊界麵,上麵顯示著輸入中好久,也沒打出幾個字,爸爸不信他了,他要拿什麼說服。
寧時安捏著手機的力氣逐漸變大,垂下的眼裡戾氣橫生,又是這樣……上輩子也是,他所有的努力都顯得不堪一擊,如果不是母親一力爭取,他甚至連公司的門都進不去。
父親不需要他為公司做什麼。
明明這輩子他這麼努力了,為什麼結果逐漸和上一世重合了,仿佛一切都在走回正軌,他唯一擁有的身份,都是偷來的。
他搶走了獨屬於驚弦的身份,讓她變成了私生女。
可是,驚弦還是入了父親的眼,哪怕她是私生女,父親還是很滿意。
對比自己的上輩子,顯得格外可笑。
他是私生子的時候,父親就不看重他,父親一直掛在嘴邊的都是寧夫人所生的女兒,滿意得不能再滿意,他就連對自己都很敷衍。
父親不需要一個不夠優秀的私生子,他也有很多兒子,隻是沒一個能夠踏進寧氏的門。
他以為能夠進入寧氏,代表了有機會,能夠和驚弦競爭,可惜……
他什麼都不是。
這輩子他搶來的一切都在慢慢失去,寧時安不可抑製的恐慌,既然命運幫了他,為什麼不幫到底,讓驚弦徹底消失?
為什麼還要有一個驚弦!
寧時安已經完全忘了,他搶到驚弦的出身時,有多欣喜若狂,隻剩下了深深的不甘。
寧明認為他會想通,不知道寧時安心底的執念。
驚弦對寧氏的了解在一個又一個業務淋漓儘致,衡業和寧氏在不少領域都有競爭,發展壯大之後不可避免的結果。
她不插手重合的競爭,兩邊的人各憑本事,贏了也是實力,輸了就是技不如人。
寧明聽到過風聲,驚弦和衡業高層裡的人認識,在當時他若有所思,驚弦絲毫沒有透露過,但也沒遮掩過,她確實和衡業那邊有關係。
【你和衡業那邊關係很好?】
寧氏和衡業的競爭與合作都不可避免,該爭的爭,該合作合作,一點都不含糊。
隨著發展,衡業高層那邊知道了驚弦的身份,在競爭時,多少有點糾結,那是董事長父親的公司,同時也更敬佩。
董事長出身豪門,更是憑一己之力創下了衡業,不依靠父親,都已經做到了這一步,她本身其實是不需要這份努力的。
驚弦沒對內部成員遮掩過身份,這是藏不住的。
【是。】她回。
寧明輸入中了一會,這個很好是有多好?
知道驚弦和衡業高層關係好的人沒往創始人那個方向猜,她的年紀是最大的煙霧彈,沒有人覺得她在三歲就能創立公司,隻認為她是偶然間得到了機會認識了衡業高層。
寧明也是這麼想的,罕見的糾結了一下:【衡業和寧氏競爭,你幫哪邊?】
他以為這是不需要猶豫的,衡業和寧氏還有用選嗎?
可是,驚弦給的答案是:【都不幫。】
代表哪邊出戰,輸贏就定了,她不認為有她在的一邊,結果還有不同。
她不幫衡業,已經是看在寧明是她父親的情分上。
而幫寧氏,沒有必要,她不需要在寧氏股東麵前證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