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四章幻覺
向坤搖了搖頭,把那張麵巾紙扔進垃圾桶,然後開始他每次醒來後都要做的統計工作。
體重小幅增長,體溫小幅下降,上半身的肌肉維度變化不大,大腿圍增長了一點點。
因為他現在很少進行純力量的訓練,而更多的是類似之前爬山、衝山這類的綜合訓練,重速度、敏捷、反應和爆發力,所以力量和體型、體重的增長,會比較協調。
創傷的恢複速度快了8秒,依然還在穩步提升,視覺、嗅覺、聽覺等感官能力,也能從主觀感受到一點進步。
他看了下時間,晚上9:17,還不算太晚,於是換了衣服出門。
向坤在路上走了一會,不停地對路邊經過的人進行快速判斷,以驗證自己這一次飲血的變異情況。
這次的飲血期,他訓練的主要方向,就是對感官信息的快速處理、判斷,是對大腦的針對性訓練。
從路上對幾個行人的快速判斷情況來看,確實有了明顯的提升。
向坤停下腳步,拿出手機叫了輛車,前往一家比較有人氣的連鎖咖啡廳店。
這個時間,這家咖啡店裡的人應該還不少。
二十多分鐘後,向坤站在咖啡店前,拿出手機開始計時。
推開門,他走向點餐台的速度刻意放緩,用了11秒,慢慢站到了點餐隊伍的後麵。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已經統計完了這咖啡廳此時的初步情況。
這家咖啡廳的形狀接近長方形,點餐台在整個咖啡廳的中間,視線比較好,可以直接看到整個咖啡廳的情況。
除了大門外,左右兩側還有一個小門,洗手間門在點餐台左側,咖啡廳內共有大小不一的桌子36張,點餐台內3個服務員正在忙碌,點餐台外1個服務員在上餐,現在不包括他有客人43人,16男27女,其中有2個年齡看起來5、6歲的男孩,1個更小一些的女孩,點餐台前包括他在內有5人在排隊。
除此外,他還在這11秒內,快速判斷出了5個人可能的職業:
坐在右手第三張桌子上在敲打著筆記本的年輕男性,應該是個it從業者,正在一邊瀏覽技術網站,一邊打代碼。
排在他前麵、身材高挑、穿著職業裝的女麗人是這棟大廈上麵某公司的行政人員,因為他看到了對方還拿在手裡的工牌。
左側長條沙發上的三個女性都是家庭主婦,帶著兩個孩子,正在聊某個女明星的八卦。
……
向坤沒有在點餐隊伍後站多久,隊伍前才有2人點完東西付完錢,他就已經轉身向大門走去了。
在旁人看來,他似乎是不耐煩排隊,不願意等了。
但實際上,向坤是已經完成了對整個咖啡廳內所有人的快速“觀察”,沒有再待下去的必要了。
整個過程從他進入咖啡廳開始,共耗時1分52秒。
當然,他並沒有判斷出所有43名客人的職業,隻判斷出了29人,而且也不能保證就一定正確。
但對於此時的向坤而言,重要的並不是判斷結果那隻是為了訓練而預設的一個方向而已。
重要的,是判斷的速度,或者更具體一點,大腦處理感官信息的模式和效率。
毫無疑問,經過這一次的變異,向坤的大腦處理和判斷感官信息的速度提升了很多,特彆是同時處理多個感官信息、觀察多個目標的“多線程”處理能力。
在變異以前,向坤也可以一邊削蘋果一邊背單詞,一邊聽郭德綱相聲一邊寫畢業論文一邊嚼口香糖,甚至左手畫圓右手畫方。
這些事情看似一心兩用甚至三用,但實際隻有一些很簡單的事情可以做到,而且更多的是發出一個指令,然後身體依靠本能完成,比如腦子裡在專心想著一個事情,身體則“自動”地在做飯、放洗澡水、搓澡、吃飯等等。
因為這些事情,不需要很高的注意力也能做到。
比較複雜的需要大腦專注進行計算和思考的事情,無法同時多線程進行,即便勉強進行,效率也十分低下,更多的以為同時進行的事情,其實是大腦在做快速的間歇式切換。
對於普通人而言,想要做到同時思考和處理某種信息,隻能通過大量的練習將其難度降低,變成本能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