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訓練方式也很簡單,隻有兩大項:
其一還是去之前那座小山,進行全力衝山和下山的練習。
不過現在他從網上買了一些負重裝備,難度加大了非常多。
將所有負重塊加上後,那件負重衣重達80kg,花了他800多塊錢。
網店的客服還反複地向他確認重量有沒有看錯,是公斤而不是斤,因為正常來講確實很少人會買這麼重的負重衣,沒有太大的實用性。
即便是向坤,最開始幾次爬山也隻加到60kg負重,全力爬山的速度就下降了非常多。
而全速下山的時候,更是把重量減到了20kg。不然巨大的慣性,他現在還很難控製住,一摔倒那就真爬不起來,直接滾到山下了。
雖然部隊裡單兵負重經常會達到40、50kg甚至更多,但那是負重行軍,不會像向坤這樣,在這種地形惡劣、沒有路的山坡做全力爆發的、持續極限的訓練,正常人像他這麼乾,不說做不做得到,受傷是必然的。
其二就是進行一些同樣負重的徒手訓練。
比如在家裡練習一些體操動作,如水平支撐(俄式挺身)。
比如趁著深夜沒人,到小區活動區用單雙杠做前水平、後水平、慢速雙立臂等等動作。
以他現在的體重自重,再加一定的負重,做這些動作的難度已經非常高,便是他現在做起來都頗為吃力,訓練效果、對身體的刺激效果極好。
不過在小區裡他不會練太久,因為就算是在深夜,保安也偶爾會巡邏過來。
……
9月5日晚,又一次持續25個小時的沉睡醒來後,向坤第一時間便去感應那張已經被順豐通知將要退回來的“紙巾2”。
依然能夠感知到方位,但隻能是知道方向,和隱約大概的距離,而不像在市區裡,可以有個具體方位的概念。
他已經發現,如果和他建立感應的物品,在他熟悉的地區,他便能在腦子裡有個比較準確的方位定位。
如果所在的地方他不熟悉,或是根本就沒有去過,那就隻能有個明確的方向感應和隱約的距離感應,對於具體所在,就一片霧茫茫了。
就好像那張“紙巾2”,在交給順豐寄出後,在市區裡他經常都可以大概推斷出所在的位置,在xx區,在xx街,大概在什麼參照建築物邊上。
但出了市區範圍後,他就隻能隱約地感知到“紙巾2”的移動方向了。
不過如果是要進行追蹤的話,他還是有辦法循著感應去找到“紙巾2”。
而從距離來看,即便之前在順豐的快遞追蹤上,顯示快遞已經到了目標城市,直線距離超過2000多公裡,他的感應也依然很明顯,並沒有什麼減弱衰退。
等到“紙巾2”被寄回後,他準備寄個國際快遞看看,到美洲、歐洲,還能不能感應到。
而總的感應時間,他的統計結果是1小時24分鐘45秒。
當然,實際感應時間要超過這個數字,因為很多時候都是他已經開始感應了,才計時。
目前來看,感應時間的消耗並不會降低感應的強度。
當然,也可能是時間還太短,這個飲血期,他也會繼續進行實驗、計時。
與此同時,上次飲血期觀測過的四件物品:a4紙1、a4紙2、硬幣、圓珠筆球珠,也都建立了感應。
經過兩次飲血期的實驗,基本可以確定,在觀測物品時,出現那眼中白光一閃的情況後,下一次變異便會與那件物品建立感應關聯,能讓向坤隨時感應到物品所在。
目前而言,這些跟他建立了感應的物品,暫時似乎隻能感知到位置所在。
但向坤直覺地認為,它和這些物品之間的聯係,應該不是那麼簡單,除了感知位置外,也許還有其他暫時還未發覺的奧秘。
好在,現在又多了四個可供實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