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打噴嚏的時候,身體向前一弓,這一用力,裹在她身上的窗簾,終於不堪重負,掛鉤崩掉,和她一起倒到了地上。
“哎呀!”裹著窗簾摔到地上的小胖妞下意識慘叫了一聲,不過其實裹著窗簾,摔倒的高度也低,她並沒摔疼。
客廳裡,注意力並沒在電視上的詩鈴媽媽隱約聽到了動靜,過來推門一看,見到大開的窗戶,脫落後攤在地上的窗簾,而房間裡沒有女兒的身影,聯想到剛剛隱隱聽到的慘叫聲,一股涼氣從背後鑽起,直衝頭皮。
詩鈴媽媽慌張地衝到窗邊,往下看去,下麵的草地上並沒有她所擔心的景象,然後她也猛地反應過來,窗子即便打開,還是有窗護欄的,那欄杆的間隙,以她女兒的身子,是鑽不出去的。
就在她疑惑地收回目光時,腳邊那一堆窗簾蠕動了起來。
看著那扒拉著身上的窗簾,在地上滾來滾去,想從纏在身上的窗簾中掙脫的女兒,詩鈴媽媽鬆了口氣的同時,也是一臉的哭笑不得。
“媽媽!救我!”滾了一會,掙脫不出來的劉詩鈴隻能是仰著小臉向媽媽伸手求助,而一道清鼻涕正斜斜地從她鼻孔流出。
看到女兒弄壞了窗簾,當成被子一般裹在身上,按理說應該怒火中燒、憤怒不已的詩鈴媽媽,卻忽然噗嗤一下笑出了聲。
好吧,就算突然開始對“科學”感興趣了,劉詩鈴終歸還是那個劉詩鈴。
……
動車上,從劉詩鈴夢境中脫離出來的向坤琢磨著之前在夢境裡的情形,也是忍不住有點想笑,劉詩鈴的夢境,還真挺有兒童魔幻大片的feel呢。
不過他還是有些疑惑,為什麼他會“介入”到這麼一場並非由“情緒注入”物品引發的普通夢境中?
劉詩鈴的夢,有什麼特彆之處?
按著他一貫“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方法,根據“情緒注入”物品引發夢境和感知夢境的模式進行推測,應該是之前劉詩鈴突然借助三件“超感聯係”物品“開發”出新“能力”後,剛好以某種特殊的狀態進入了睡眠中,然後產生了夢境。
劉詩鈴的夢境,和其他人的普通夢境應該有所不同。
“情緒注入”物品的情緒投影,應該還是存在於這場夢境中——就是劉詩鈴手中那充當魔杖的筷子。
由此推測,如果說正常情況下,向坤通過“情緒注入”物品引發彆人的夢境,代入感知,就像是兩個終端通過“情緒注入”物品聯網,用qq在進行交互,進行單方麵的視頻聯係的話。那劉詩鈴的這場夢境,就是她自己開發了一個新的應用,而這個應用,依然可以通過“情緒注入”物品連通向坤,使用相同的協議和規則,向坤可以通過原來的qq帳號登錄,進行操作。
甚至,劉詩鈴可能是以那雙“情緒注入”筷子為基礎,建立了一個新的“夢境平台”。雖然夢境能夠存在的根源依然是向坤的能力,但這樣的產生機製,卻無疑可以讓向坤有更多和利用的操作空間。
不論這兩種推測哪種更接近事實,都可以說明,劉詩鈴現在在意識層麵,已經非常深切地融入到了向坤的“超感物品”體係之中。
不僅是之前已經有了非常深刻關聯的“超感聯係物品”,還是現在如那筷子般的“情緒注入物品”,都已經被劉詩鈴納入到了她的感知體係中。
至於這樣的關聯到底有什麼用處?
向坤現在暫時也不清楚。
但他相信,以劉詩鈴小朋友的腦洞和創造力,應該很快就能根據“情緒注入物品”“開發”出新的能力來。
就像小蘋果所“開發”的,那將“情緒注入物品”的具象投影和情緒影響集成封裝在一起,直接進行利用的能力。
他當初嚇跑齊豪國,就是用的這個能力,後來在“超感狀態”下於地下實驗室裡驚嚇方蘋芳,給她造成幻覺,同樣也是這個能力的靈活使用方式。
圍繞“情緒注入物品”,肯定還有很多能力可以被開發,希望劉詩鈴能給他驚喜。
當然,在那之前,劉詩鈴今晚已經給過他一個驚喜了。
進入小胖妞的夢境前,他就已經知道,小胖妞又“開發”出了一個新的應用能力。
向坤感應著身上和行李架上包裡的多件“超感聯係物品”,包括硬幣、球珠、紙片在內,總數超過二十。
然後用同樣是之前小胖妞所“開發”的感應能力,對這些物品進行同時影響。
同時影響這麼多件“超感聯係”物品,即便是現在的向坤也有點吃力,腦子有點眩暈的感覺,但他還是在支撐不住前,成功地將他所理解的、小胖妞新“開發”的能力給實驗了出來。
在他的感應下,那些“超感聯係”物品互相之間產生了微弱的影響,然後這些影響彙聚到一起,共同模擬營造出了一個磁場。
身處其中,向坤再利用“禦電飛行”的相關衍生能力,攪動這個“磁場”,對它進行“控製”,使它進行一些特定的行為。
比如,這時候在他的控製下,整個車廂裡、所有人的手機信號、wifi信號、藍牙信號都被屏蔽。而如果他願意,甚至可以集中注意力,讓某個人的手機或平板電腦死機或無法操作。
而他相信,如果他的精神支撐得住,並且布置有足夠多的“超感聯係物品”的話,依靠這些物品所營造出來的力場,進一步引動環境磁場、電場,應該有辦法在非陰雨天氣中,給自己加上足夠的電荷,借出足夠的電場力,進行“禦電飛行”或其他相關能力應用。
其實之前向坤就意識到,正常狀態下對建立了“超感聯係”的物品的影響、超感狀態下通過建立了“超感聯係”的物品進行一定的電磁影響,以及通過感應大氣電勢利用環境電場來禦電飛行,這三者之間有著本質的關聯。
所以向坤其實一直都在尋找著這關聯的內核,從底層上開始挖掘,最主要就是在“超感狀態下”對所感知到的認知信息進行分析和總結,尋找磁場、電場所對應的信息,然後找到具體修改和“編輯”的方式。
一旦找到了這個方式,一旦通曉了它們在“超感狀態”的共同點和規律,向坤肯定可以借此大幅拓展自己的能力,做出更靈活的“搭配”。
但很顯然,以向坤的方式,所耗的時間必然很多,需要大量的實驗和積累,要真正開始應用,不知道要多久。
而劉詩鈴幫他“開發”的能力,雖然有些基礎的原理他暫時還沒理解,沒有找到具體的底層通用模式,但至少可以立刻就派上用場,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衍生應用。
在向坤不停地試驗著劉詩鈴新“開發”的能力,把車廂裡玩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的乘客折磨得欲仙欲死時候,動車降速進站,抵達了刺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