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遇到事情,隻要他有想要解決、應對的念頭,大腦就會迅速地根據他的需求,將收集的各種感知信息,通過各種已建立的認知模式之間的聯係,進行推算和分析,做出幾個基本的方案來供他選擇。
這是他通過大量的訓練以及多次的變異進化後,所具備的“本能反應”。
而通過自己出的那幾個方案,向坤忽然發現,剛剛在車上所“感悟”到的,得自小胖妞劉詩鈴的那個能力,可以協助他處理眼前的問題,有可能救下這個老者。
向坤飛速進行權衡,如果他不出手,按照他所得信息進行推測,這位老者99%的概率是活不過來,年輕醫生的心肺複蘇隻能是徒勞,等到120趕到,也已經來不及。
而如果他出手,也沒有100%的把握能把老者救回來,但成功的幾率要大不少,至少在70%以上。
在一瞬間的權衡之後,向坤有了決斷。
他回憶著之前觀察的車站監控角度,以及周圍拿著手機在拍視頻的人鏡頭的角度,一邊低著頭往那老者的位置擠過去,一邊戴上了外套的兜帽,摘下了眼鏡,在擠到老者附近時,他忽然大聲道:
“我是醫科大附屬第一醫院心外科的醫生,讓開讓我來!”
他的聲音十分堅定,聽起來極有說服力。
那原本正在做心肺複蘇的年輕醫生聽到這聲音,下意識停了下來,讓開了位置。
然後向坤單膝跪在老者身側,微俯下身,靠著兜帽和背的遮擋,不讓周圍的鏡頭拍到自己的臉,雙手手掌按在那老者胸口上。
看起來他似乎要代替年輕醫生進行心肺複蘇?
年輕醫生快速地給向坤介紹他所推測的病人情況,但三、四秒鐘後,發現向坤仍是保持雙手按在老者胸口的動作,並沒有任何按壓和急救的措施,不由急道:“醫生?……”
但下一秒,向坤卻忽然起身,撥開人群,向外走去。
周圍的人還以為他是要去拿什麼工具,很自發地讓開通道,但沒想到的是,那個自稱“心外科”的醫生,竟然越走越遠,直接快步往車站外走去了?
年輕醫生愣了一下,也顧不得說什麼,趕緊俯身繼續搶救老者,但兩手剛按到老者胸口,卻愕然發現,老者的心跳和呼吸都已經回來了。
人,搶救回來了!
這時候,春運期間值守的車站醫生也趕了過來,在老者身邊檢查了一下後,一臉讚賞地說道:“病人的心跳恢複了……”
聽到這話,圍觀的人都是興奮地鼓起掌了,顯然他們和那車站醫生都同樣認為,老者是被年輕醫生給救過來的。
至於剛剛那個戴著帽子、自稱是心外科醫生的高大男人,誰知道是乾嘛的。
唯有年輕醫生目光望向車站門口,尋找那個身影。雖然不知道對方是怎麼做到的,但他很清楚,老者的心跳呼吸恢複,就是在那位心外科醫生摸過一下胸膛後發生的。
但那人早就無影無蹤,哪裡還能看到。
此時,已經快步離開車站,切入另一條街道,開始叫車回家的向坤,心下也是暗暗鬆了口氣。
既然出手了,他還是希望能有好結果的。
下次遇到小胖妞,可以偷偷跟她說一下,她幫助救了一個老爺爺的命,給她小記一功。
在剛剛他俯身的時候,左右兩手的手掌心,已經各有四枚硬幣緊貼,同時還有十幾粒建立了“超感聯係”的球珠從包裡運動到他的手臂中,藏身於衣袖下。
我們的心臟正常情況下也會產生電活動,以保證心臟進行有規律的跳動,當因為各種原因,使得心臟跳動的規律受到影響,甚至驟停的時候,就需要用aed來進行除顫,利用高壓脈衝電流快速通過心臟,將心臟先前的異常電活動消除,寄希望於心臟的最高“長官”竇房結重新接管心臟,進行正常心跳活動。
打個比方,正常的心跳,就像人在正常行走。而發生心臟疾病或突發障礙時,就像是人絆倒了什麼東西,左腳打右腳,右腳踢左腳,跌跌撞撞,失去了節奏,甚至摔倒。
這時候,我們就抬起一腳把他踹停(除顫),讓他停止行進,站住了,重新再走起。
如果摔倒了(心跳驟停),那就隻能是使勁踹,看看有沒有可能把他從地上再重新踹起來,踹起來的話,就有辦法再重新走起來。
而有些人,是手腳不協調,這時候就要有人幫著喊口號,一二一,一二一,這就是有些情況下,心跳起搏器的作用。
向坤通過剛剛得自小胖妞“開發”的能力,通過多件“超感聯係”物品形成的磁場進行針對性影響,幫助老者的心臟再次跳動,就相當於一個人摔倒了,向坤直接把他扶起來,然後準確幫他起左腳、落左腳,起右腳、落右腳,然後推一吧,哎~,對,走起!
因為直接深入心臟內部,所以本身所需的能量就比較少,但更精密準確。
也虧得向坤之前有看過幾本醫學相關的書,有些基本的了解,否則的話,即便他掌握了小胖妞“開發”的能力,也沒法做到。
雖然剛剛他過去之前,摘了眼鏡戴了帽子,但如果真有人要找他,還是能通過前麵進出站的監控,通過他的衣著來辨認出他,甚至通過他下車的位置,來判斷出他所在車次的大概車廂,核對買票的實名信息,來推測他的身份。
但向坤認為,他的行為應該不會讓人大費周折去找他的切實身份,就像之前他在大巴車禍現場時的表現一樣。
何況,因為他的刻意表現和引導,現場的大部分人,應該會認為救活老者的,是那位年輕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