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夏的“病”(1 / 2)

() 第一件事,是幼兒園要進行主題式課程,夏離冰的父母給她買了一隻金魚。

前一天晚上,老夏的父親還很高興地通過查詢到的資料,給好學的女兒講解金魚的身體、生理結構等知識。

沒想到第二天早上起來,就看到那隻金魚被小老夏給肢解了,而工具居然是他書房裡的裁紙刀。

看著那隻被剖開的金魚,被清洗乾淨整整齊齊擺在一張廚房吸水紙的小內臟,以及正仔細觀察魚身結構的女兒,他整個人都傻了。

老夏的母親起來後,一樣是受到了不小的驚嚇,連連追問女兒為什麼要這麼做。

但得到的回答,卻是“想看看”。

在那之後,小老夏還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工具,解剖了多隻小動物,家裡如果買了鮮活食材,隻要一不注意,也會被她找機會給肢解。

才剛上幼兒園的小老夏,並沒有展現出絲毫暴躁或是瘋狂的情緒,表現始終如一的平淡和理智,好像她拆解的不是一個生命,而是個和布娃娃、塑料模型沒有什麼兩樣的玩具,這樣的表現才更讓她的父母感到害怕。

老夏的父母不論是用細聲慢語的講道理,還是帶著憤怒的嗬斥,都沒有辦法讓小老夏不再做那些在他們看來十分殘忍和恐怖的事。

甚至一向斯文、性格溫和的老夏父親,有一次沒忍住,扇了女兒一巴掌。

雖然他一打完,就後悔了,抱著女兒哭,但小老夏卻依然沒有什麼表現,既沒有哭,也沒有流露出絲毫害怕的表情,在他一鬆開後,就跑到鏡子前,側著臉觀察臉上的紅腫。

老夏的父親甚至忍不住想,她會不會突然拿刀把臉頰割開看看為什麼會紅腫?

在那之後,老夏的父母不敢再讓女兒去幼兒園了,帶在身邊,在家裡看著她。

而不久之後,老夏父親一位朋友帶著孩子來家裡玩,那孩子不小心摔倒,膝蓋擦破了點皮。

小老夏看到這一幕後,就跑回了屋裡,一直在注意著女兒的夏母立刻跟了過去,卻發現小老夏拿了把不知道什麼時候藏起來的、她梳妝盒裡的小剪刀。

夏母趕緊攔住了女兒,搶過了小剪刀,質問她要乾什麼,回答卻是讓人有些心底發寒:“我想看看他的膝蓋。”

於是在一晚上的商議後,老夏的父母決定繼續帶她“求醫”。

雖然他們依然很愛自己的女兒,但他們不希望女兒未來變成一個可能十分凶殘、會威脅到其他人的“怪物”。特彆是女兒展現出來的超高智商,會讓這種威脅成倍增加。

但就像上一次一樣,一開始看了各種專家,做了各種檢查和測試,都沒能確定到底是哪方麵的問題。

老夏大腦結構正常,運轉正常,包括5-羥色胺、γ-氨基丁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在內的九大神經遞質也都很正常。

她也沒有很明顯的自閉症症狀或其他已知的精神、心理相關疾病的明顯症狀,無法進行確診,所以各個機構、醫院、專家、醫生,都隻是提出了一些保守的“治療方案”,並沒有任何作用,也讓老夏的父母覺得不靠譜。

然後就是老夏的父親通過關係,找到了一位剛剛從國外回國的李醫生,也便是這些病曆的主要編寫者。她有很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理論知識,在和小老夏一起相處了一個月時間後,她提出一套治療的方案。

通過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其他相關的腦功能測試,李醫生發現,老夏的大腦雖然沒有明顯的損傷或缺陷,但大腦在進行活動的時候,確實有些獨有的規律。

老夏的大腦神經網絡運行方式,可能和普通人有細微的區彆,這種區彆導致了她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

老夏能夠正常感覺到疼痛,但對疼痛的忍耐性卻很強,正常人被針紮到手,會下意識縮回手,看被紮到的地方,甚至發出慘叫,老夏雖然也會收手,但第一反應,卻是看向紮自己的東西,然後再觀察被紮的情況,雖然她能夠感覺到疼痛,但疼痛並不能讓她感覺到害怕和明顯排斥。

站在高處,她同樣不會恐懼,沒有緊張,甚至會有把其他東西扔下去,或自己跳下去的企圖,隻是想要看看會發生什麼。

她雖然能夠正常地運用語言,能夠明白彆人說話的意思,但無法感知到彆人的情緒,自己也沒有正常人的情緒,缺少共情能力。

看著pdf裡,那些明顯是從紙質文件上掃描的病例資料圖片、李醫生做的判斷,向坤結合著以前自己看過的相關方麵的書籍,進行理解。

人腦有八百億個神經細胞,每個神經細胞與七千個左右的神經細胞相連,組成了龐大複雜、功能強大的神經網絡,人類的記憶、思維、計算等等大腦活動,都需要靠它們來完成,情緒的產生自然也不例外。

每個神經細胞就像一台電子設備,如電腦、手機等,功能各不相同。

有的相互之間隻有2到4納米,可以直接通過電突觸來進行電信號傳遞,就像兩台設備直連,速度很快。

而有的之間相隔20到40納米,就需要通過神經遞質來傳遞信號。

就像u盤、移動硬盤一樣,神經遞質的多少,就是移動存儲器的容量大小,容量越大,能傳遞的文件越多。

當裝滿了文件的u盤(神經遞質)插到目標設備上的usb接口(受體)後,目標設備就開始解讀上麵的文件,開始按著係統預設軟件進行工作,可能會同時給其他網絡上的電子設備傳遞信息,讓它們也開始乾活。

很多精神或心理疾病,包括抑鬱症、自閉症、精神分裂症等在內,都和神經遞質的生成和傳遞有關。

或者是u盤沒有足夠的存儲空間,或者是usb接口太少、讀取又問題,又或者是電子設備本身有故障。

但老夏的情況卻與這些都不同,很可能是老夏大腦神經網絡中的許多“電子設備”,上麵的係統、應用軟件和普通人不一樣,同樣的信息文件,錄入後運轉的卻是不同的結果。

於是老夏擁有極高的智商,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運動能力、反應速度、平衡感,代價卻是對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有障礙。

用句簡單的話說就是:老夏的腦回路和普通人不太一樣。

那位李醫生觀察了小老夏半個月,征得老夏父母同意後,開始用她的方法來“治療”老夏。

她的方法很激進也很簡單,就是餓著老夏,直到她感知到本能的恐懼後,以此為切入點,對她其他的行為進行影響,讓她明白其他哪些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做哪些事情的時候,其他人會是什麼感受。

李醫生看得很準,對當時的小老夏而言,饑餓感、食欲確實是她能夠切入其他感知的最佳接口。

看到這裡,向坤終於明白第一次感知到老夏夢境時那密閉的房間是怎麼回事了,知道為什麼老夏會在夢境裡那麼一副“餓死鬼投胎”般的吃東西方式了。

她確實被餓過,而且是在很小的時候,被餓得很慘,餓得奄奄一息。

但這個方法,也確實讓她明白了很多信息。

李醫生用這個方法的前提之一,便是小老夏展現出來的超高智商,雖然還很小,但很多事情的溝通已經沒有障礙。

李醫生用饑餓讓她知道了痛苦和對死亡的恐懼是什麼樣的感受後,一點一點幫她認識自己的不同,讓她意識到要怎麼樣融入社會、融入其他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