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選之人(中)(1 / 2)

,最快更新變成血族是什麼體驗最新章節!

這次吸血沉睡醒來後,向坤先是從“小蘋果”那裡知道了小趙警官關注八臂八眼怪物的原因,以及一部分山中屍體案件相關的情況。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當晚又用已知的這些案件情況,通過老夏的“夢中夢”模式,從小趙警那裡得到了更多的案件細節。

這些細節,讓向坤完善了對之前那“變異寄生蟲”行動軌跡的猜測,完善對它的認知模型建立。

基本上可以判定,紫桓山中那個男性死者,就是“變異寄生蟲”曾經的宿主之一。

他會拐騙兩位女孩到紫桓山深處謀害,也是受了“變異寄生蟲”的影響和引導所致。

正常來講,要麼那兩位女性死者之一會成為下一代宿主,“變異寄生蟲”借此離開紫桓山,要麼那個男性宿主在謀害兩名女孩後“飲血”離開紫桓山。

從這“變異寄生蟲”後來在“吸血鬼病人”身上的寄生模式來看,它有持續改造宿主的傾向,所以後一種可能性要大一些。

但最後的結果是那宿主和兩名女孩都死在了山洞裡,而“變異寄生蟲”是過了一段時間,通過流水,寄生到了入山遊玩的“吸血鬼病人”身上才離開紫桓山。

很大的可能,就是在“飲血”的過程中,出了岔子,讓它改變了計劃。

至於是什麼樣的岔子,向坤根據前幾天在紫桓山發現“埋伏”、“蹲守”的“變異大鳥”來推測,應該就是“變異寄生蟲”的宿主被那大鳥給盯上了——隻是大鳥並沒能理解“寄生蟲”的生存模式,把那宿主當成了“變異生物”。直到“寄生蟲”舍棄宿主逃離、宿主自殺後,才意識到那個宿主不是“變異生物”,但卻依然以為那“變異寄生蟲”還會回來,才會時隔那麼久還過來蹲守,沒想到遇見了向坤,差點被擒。

向坤本想按著那宿主的身份信息,往上追溯其被“變異寄生蟲”寄生的節點,由此一步步往上推演“變異寄生蟲”的變異和變異過程。

但當他想要在網上找找看警方公布了紫桓山案件多少信息的時候,卻無意間找到了一個十分關鍵的信息,讓他直接改變了調查的方向。

之前剛回刺桐市那一晚,他和老夏一塊去“吸血鬼病人”被逮捕的地方溜達了一圈,意外發現了附近花店店員拍攝的“吸血鬼病人”及其同夥綁架失敗被捕過程的視頻。

通過那個視頻,結合早前老夏幫他在“吸血鬼病人”夢中夢獲得的信息,向坤對“變異寄生蟲”的去向有幾個猜測。

其中之一,便是那個在“吸血鬼病人”被帶下車後,經過麵包車時,扒著車窗往裡看了一會的路人——“變異寄生蟲”有一定幾率附著在他身上離開,待到“安全”的位置再行寄生。

要確定那個路人有沒有被“變異寄生蟲”寄生,或者有沒有成為“跳板”,首先要確定其身份,找到其所在。

那視頻裡透露出來的信息很有限,但向坤依然可以得出一些判斷條件:

比如那路人穿著拖鞋、衣著隨意、手裡拎著便利店的袋子,以及當時的時間點,推斷他應該是住在附近的住戶,是在回家的路上。又從其他一些細節,推斷他可能的職業、年齡、性格傾向等等,準備以此為前提,讓愛麗絲幫助搜尋。

不過原本在向坤的判斷中,“寄生蟲”附著那路人身上離開的可能性是比較低的,畢竟路人隻在車旁逗留了很短的時間,所以這個調查方向的優先級也比較低。

但沒想到的是,他還沒通過愛麗絲進行搜尋,就自己從網上找到了那路人的身份信息。

而且那信息還是警方發布的通緝。

向坤一眼就認出來,警方通緝令上那個四十多歲的男子,就是花店店員所拍視頻上,扒在車窗看了一會的路人。

按通緝令上的說法,這人去年五月份在刺桐市犯下了謀殺案潛逃,因為屍體藏匿得比較好,過了半個多月才被人發現,所以警方沒能第一時間控製住他。

不過向坤又搜索了相關的信息,發現這人在六月份,就在羊城被兩地警方聯合抓捕的過程中意外墜樓死亡。

向坤查了一些媒體的報道,據這名嫌犯的家人描述,他在去年三月份的時候,就變得有些神神叨叨,家人要帶他去醫院檢查他也不肯,最後搞得和妻子離婚,也和其他家人翻臉反目,斷絕關係,沒了往來。而後又借了很多的網貸、高利貸,大家都懷疑他是不是染上了賭博或其他惡習。

按著時間點來看,向坤判斷這名嫌犯有很大概率是成了“變異寄生蟲”的受害者,成了它的宿主,行為受其引導和影響。

這樣的話,按照“吸血鬼病人”的模式,它肯定在宿主被捕、死亡前就已經脫離。

所以向坤第二日便動身前往羊城調查。

正常來講,如果那名墜樓的嫌犯真的是“變異寄生蟲”的宿主的話,向坤和那寄生蟲的定位節點,也還有八個月的時間差,那蟲子可能早就已經不在羊城市。

所以他原本並沒奢望此行直接就能查到“變異寄生蟲”的確切位置,也做好了一個飲血期無功而返的準備。

但有時候就是這樣,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他在調查完嫌犯墜樓地點的第二天,跑到羊城某大學附近一家茶餐廳,嘗了下他們的特色炒牛河。

因為他聽楊真兒說過,她和唐寶娜每次去羊城,都必去那家餐廳吃炒牛河,那個味道,至今沒有在其他餐廳吃到過可以媲美的。

所以向坤雖然不需要吃東西,也特意要來嘗一下,看看這邊的炒牛河是有什麼特彆。

以他現在的味覺,以及對調味的了解程度,很容易就可以從味道反推出其基本的調味和烹飪方式。

當然,未必能很準確地複盤烹飪過程,但向坤很有自信,經他調整的味道,肯定會更適應唐寶娜、楊真兒的口味——畢竟他是根據她們倆的口味進行定製、調整的,而這世上,肯定沒有人能比他更了解她們倆的口味了。

而在嘗完炒牛河離開餐廳的時候,向坤習慣性地切換視覺模式觀察周圍,卻意外發現了街上某個路人身上帶著一點淡藍色光斑。

自從開始刻意地、針對性訓練引導各種感知的進化後,向坤便養成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習慣,每到一個新的環境,都要先收集足夠的感官信息,這已經成了他的本能。

老實說,第一眼看到那藍色光斑的時候,向坤的第一反應是自己看錯了?

但很快他就確定,那確實是一個嵌在人身體內的“變異生物”。

而且大概率就是他一路追蹤到羊城來的“變異寄生蟲”——除非羊城還有另外一隻“變異寄生蟲”。

向坤並沒有敢跟得太近,因為從“吸血鬼病人”、紫桓山內男性死者、路人男子的經曆來看,那隻“變異寄生蟲”總是能在宿主陷入困境之前及時脫身,對宿主的處境變化非常敏感。

很有可能,有一些非宿主原有感官能力的特彆感知信息獲取方式。

這其實也是向坤對這“變異寄生蟲”最大的好奇。

從正常的角度來理解,這“變異寄生蟲”進入宿主體內後,它的感知範圍就被局限在了宿主的局部器官內。

有一種可能是,“變異寄生蟲”通過變異而來的能力,能夠共享、獲取宿主的感官信息,並且通過變異獲得了處理這些信息的能力,可以自行判斷宿主所處的環境——但向坤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需要的信息處理能力太大了,作為一個原本並沒有那些感官器官的生物,要從零開始進化出相關的信息處理能力,即便能通過飲血變異進化,也需要漫長的時間;

另一種可能,它並不直接獲取感官信息,而隻是通過宿主處理過感知信息的情緒反饋來進行判斷,比如“恐懼”、“驚慌”、“緊張”等——通過這些情緒產生時,人體身體情況的細微變化,來進行判斷。

但這些無法解釋它在“紫桓山”如何從“變異大鳥”的窺視下逃脫,所以向坤推測,“變異寄生蟲”說不定有另外一種獨有的特殊感知方式,可以超越宿主的感知能力存在。

如果真有這種感知能力的話,向坤想要搞明白是什麼,這對於提升他現在本就超強的感知體係,應該會有幫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