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老何(2 / 2)

在剛過淩晨不久,中文互聯網上相關消息還沒發酵之前,他就已經通過孟塔米拉本地親曆的人,知道了具體的情況。

當聽到那也已經是四十幾歲、在孟塔米拉經營工廠、頗有地位的華人老板在電話激動得語無倫次地描述所看到的巨大的、多個手臂、多個眼睛的“巨人”時,齊豪國握著手機的手都在微微的顫抖。

在反複確認那華人老板看到的景象,確認他所看到的“巨人”,除了體型和一些細節外,基本特點和自己當初所看到的“八臂八眼怪物”基本一致後,齊豪國的激動並不比電話那端的老板小。

這種感覺,有點像高考前一直反複在做一道沒有其他人知道的大題,堅定認為一定會考到,等到高考那一天年,試卷發下來到手,看到那到題就在考卷上。

又像一直默默地聽一首小眾歌曲,幾乎沒有其他人聽過,忽然有一天,看到那首歌在各大媒體上霸屏,在各個榜單上霸榜,瞬間成為了現象級歌曲。

淩晨一點的時候,他結束和那孟塔米拉華人老板的通話後,就心潮澎湃地去到臥室,看著那個八臂八眼木雕。

很早之前在正視了內心恐懼後,齊豪國就已經重塑和明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行為準則。但知道了引導自己尋找真我的存在,在孟塔米拉以那樣震撼的方式降臨後,雖然他並沒有辦法看到或感受到孟塔米拉發生的一切,卻依然有種強烈的受到振奮和鼓舞,意誌變得更加堅定的感覺。

不過看著臥房裡自己找人雕出的木雕,他並沒有絲毫想要對其跪拜或祈禱、詠讚的想法,因為他的心靈、他的精神切實地被影響過,真正地接觸過,他知道那並不是傳統意義上需要彆人信奉的神明。

對它的尊奉,應當是認清自身的恐懼,然後順從內心的需求,真正地做好自己。

當你想要幫助彆人的時候,就動手去幫助彆人,力所能及,儘力便是,不要管是否能得到彆人的讚揚和感謝;

當你認為一件事情是錯的,那就不要去做,哪怕做了會帶來利益,而且風險很小;

當你覺得某些事物、某些人對你很重要時,那你就儘力去維護、去追求,不要被現實條件束縛,瞻前顧後;

當你覺得某個責任是你應當承擔的,那便挺起腰背去承擔,哪怕那會很辛苦,很艱難。

這些事情說起來簡單,但其實很難很難,齊豪國也遠遠沒有做到,但他在“順從”的方向上。

因為知道真正的恐懼是什麼,隻要“順從”,就能向著另一個方向不斷地進發。

而走得越遠,他就越發堅定,那種精神上無比“篤定”的感覺,非常奇妙。

齊豪國的家人沒有和他一塊搬到銅石鎮來,唯一跟過來的後輩“小六”又被安排去了“遊瓏飯店”幫忙,打掃家務的阿姨也被他打發出去采買,所以當楚修文抵達的時候,整個三層的小樓裡,隻有齊豪國一人在。

在客廳裡簡單地寒暄了一下,齊豪國便將自己通過孟塔米拉的渠道得到的“內部消息”,跟楚修文說了。

“雖然孟塔米拉官方的說法是昨晚沒有遊客身亡,好像暴亂沒引起什麼風波。但其實昨晚有29人死亡、近千人受傷,隻不過死亡的人裡,有17個是本地勢力火拚造成,12個是衝擊華人商鋪時被正當防衛重傷不治,或是自己發生內訌互相攻擊致死,遊客確實一個都沒死。哦對了,還記得昨天你聯係我時,提到的吳倫麼?那家夥也在昨晚死了,被他自己的手下殺死的,具體什麼原因,暫時還不知道。”

這些消息確實是楚修文從網上相關新聞裡看不到的,不過他很清楚遊客傷亡很小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他關注的也不是內幕,什麼吳倫、什麼大佬、什麼暴徒死不死他一點都不關心,他真正關心的,是那“八臂八眼怪物”幻象,於是主動地提及:

“你有沒有看到網上的討論?昨晚在孟塔米拉出現的那個幻象?按照網上那些當事人、目擊者的描述,我總覺得……和上次在你家看到的那個八臂八眼木雕有點像?”

楚修文說完後,便緊盯著齊豪國的臉,想要注意他表情的變化。

這就是相當直接的試探了,但齊豪國的表情卻沒什麼變化,依然很淡定地繼續泡茶,然後看似隨意地說道:“楚老兄,你內心最大的恐懼是什麼?”

齊豪國自然不會透露他所知道的“八臂八眼怪物”的事情,但卻也不是沒有探討的方式。

他知道楚修文也有一些他所不知道的信息,也肯定知道一些“八臂八眼怪物”的秘密,他想要試探出來。

……

羊城市。

趙鋒和王德安從磐城市回來後,又回到了專案組,繼續按專案組領導的指揮,去追查嫌犯郭天向的蹤跡。

隻不過調查一直沒有進展,即便之前找到了和嫌犯有過長時間接觸的米喬,並且得到了很大的配合,也沒有能進一步鎖定嫌犯去向。

隻能夠肯定,嫌犯在最後失蹤前,是去柳市見一個人,但並沒有見到。

專案組費了很大的力氣請技術部門的同事幫助調查,到現在也沒能確定嫌犯要見的人是什麼身份。

趙鋒和王德安之前去磐城,本來也是去調查郭天向早年在星城的活動軌跡,看看郭天向有沒有潛藏在磐城市的可能。

王德安在進入專案組前就是在磐城工作,所以由他和趙鋒搭檔前往調查。

不過他們倆在完成專案組的任務後,又“順便”找借口走訪了一下之前王德安處理的某個案件中的目擊者兼報案人。

老實說,和那叫李俊的盲人女孩一個多小時的聊天過程,確實讓他們印象深刻。

因為他們倆足足被“科普”了一個多小時的鳥類知識,一聊起鳥類相關的問題,那女孩當真是滔滔不絕。

不過還真彆說,李俊說的那些內容,還真是九成以上是他們從來沒聽過的,挺新奇的。

甚至如果最後不是主動告辭的話,他們覺得李俊再聊幾個小時都沒問題。

他們也如願看到了那隻金絲雀,不過按著他們的觀察,並沒有看出這隻鳥和其他金絲雀有什麼區彆。

因為李俊的父親李洋教授就在旁邊,他們也不好直接問之前那晚犯罪嫌疑人車上行車記錄儀拍到的金絲雀怪異的表現,不然的話就表示他們是為了案件過來“詢問”李俊,那他們不僅沒法繼續聊,而且回頭還得被追究。

於是他們也隻能裝模作樣地詢問如何培養“導盲鳥”,但按李俊的說法,她能夠訓練金絲雀成導盲鳥,是和她自身對鳥類的熟悉有直接關係,其他人恐怕很難模仿。不過她也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相關理論,對“導盲鳥”的馴養提出了一些有操作可能性的方法,可以讓趙鋒所說的“盲校”工作人員去嘗試。

雖然這次沒有找到那隻金絲雀異於尋常的證據,但在結束和李俊的會麵後,兩人卻有相同的感覺:

“這個女孩給人的感覺,一點都不像盲人。”

“她對周圍的環境,有種很確定的感覺。”

“她態度很溫和,聲音也很柔緩,但說話的時候,表現得非常地自信。”

“這個女孩很特彆。”

但這些都是很主觀的感覺,他們並沒有找到任何實質性的證據。

而且他們倆也都很喜歡這個樂觀、博學、聰慧、熱心、有正義感的盲人女孩,不想因為一些貿然調查的行為,對她造成哪怕一絲的影響。

就在兩人待在羊城,暫時想把“多臂怪物”的調查放到一邊,專注於郭天向的追捕時,他們在網上看到了孟塔米拉發生的事情,看到了那些當事人的親身經曆描述。

就在他們震驚地在網上查詢相關信息的時候,專案組的領導卻把他們叫了過去,這一個單獨的會議室,給他們介紹一位領導。

不過讓他們很疑惑的是,那位領導並沒有報上任何頭銜,隻是自稱老何。:,,,,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